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教案
2025-01-28 06:50:09
班會目的:
通過這次主題班會,使學生能夠體諒父母,能縮短與父母的心理距離,學會如何與父母溝通,真正走近父母。
班會程序:
一.課前填寫調查問卷
發一紙條,調查學生與自己父母的關係,不需寫名字,請真實填寫。
a親密b比較緊張c疏遠和一般
填完馬上收齊,統計。
二.根據課前統計情況,
導入:是誰,把我們帶到這美麗的世界?是誰,呵護我們、保護我們、照顧我們?是我們的父母!可是,現在你是否覺得父母和你們的距離已經慢慢地拉大。你和父母是否已經沒有了親密感?今天,就讓我們來學習如何走近父母。
三.出示一些圖片,內容是
1.不顧父母勸阻,長時間上網,荒廢功課;
2.放學遲遲不願回家,貪玩。
3.經常「煲電話粥」
除了以上情況?你是否還會不願與父母外出,或長時間看電視,或與父母爭吵等情況?請同學講講與父母還有哪些地方關係緊張?
如果你有以上情況,父母會如何懲罰自己?請同學們講講並說說被懲罰後的感受。
被父母懲罰,責罵,或者打,你會覺得父母很不近人情。那讓我們站在父母的角度上看看
四.從父母角度看
投影畢淑敏的「孩子,我為什麼打你」。
六.小組活動
寫一寫,算一算父母每一天要為家庭做多少事,付出多少時間?
想一想,父母容不容易?你有沒有分擔父母的艱辛?
議一議,對自己父母不滿意的同學,說一說你認為誰的父母最理想?
說一說,擁有「最理想父母」的同學說說自己父母的不是。
說說,可以調換父母嗎?
七.怎麼與父母交流
既然父母不能調換,我們就一定要包涵、接納自己的父母,並儘量和父母多一點交流。那我們該怎麼和父母交流呢?
1.老師說說自己與父母孩子交流的情況?
2.學生說說自己與父母交流的情況。
3.選出一些寫得比較好的「給父母的一封信」,請同學讀出來,並把父母的回信也讀出。
由此可見,我們與父母的關係並非不能改變,父母也不是不近人情的,他們也在關心我們,也在想辦法走近我們。那我們就該主動走近父母。
走近父母的方法
1.多向父母表達你愛他們。
主動承擔家務;
紀念日、節日送點小禮物;
遇特別情況寫一封信表達感激;
適時為父母倒杯茶、削個水果。
2.和父母有分歧時學會換位思考,站在父母的角度上去想一想。
3.應讓父母感覺你相信他們,多交流並經常給予讚美。
多向父母說說自己的情況,自己的願望;
多傾聽父母的話;
遇上煩惱,告訴父母,尋求父母的幫助。
4.回家和外出主動給父母打招呼。
5.時時緊記,父母只會愛孩子,決不會害孩子。
只要能理解、孝敬、尊重父母,你就和父母走近了。
八.布置作業
1.做一個表格,列舉父母工作之餘為家庭做了什麼事,花多少時間?
2.給父母送一張卡片,表達你對他們的愛:
3.平常多為父母倒杯水或分擔一些家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