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作文1000字:對於高考制度的反思

2024-12-26 21:51:09 2

  高考,別人說是「一考定終身」,可是,這樣真的好嗎?下面是小編為您推薦的作文:

  【1000字,對於高考制度的反思作文】

  對於很多上過大學的人來說,高三備戰好比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對個人的磨礪是生長性的,能夠以成熟、豁達作為結局。而在部分學生的記憶中,高考卻是一道難言的傷痕。

  一位旅美教育學專家反思中國高考制度時說,高考好像是制約人才資源發展的瓶頸,「瓶口外——高考選拔人才的方式引導著全國的中小學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都為一個目的培養一流考生;瓶口內——按照陳舊而落後的評價體系去擴大招生、培養更多『高質量的考生』,而不是『高素質的學生』。」

  且不論專家所言是否正確,探討中國高考制度的取向卻是個不爭的話題。

  高考,能否從「應試教育的指揮棒」,轉變為「引導中小學實施素質教育的指揮棒」?高考,能否科學定位普通中學的教育目標,讓學生掌握就業謀生的技能?高考,能否由國家包辦的制度,逐步變為推行國家統考和高校自行錄取相結合的考試辦法,發揮高校的主動性和特長?……這是人們對中國高考制度的期盼。

  高質量的考生,還是高素質的學生?

  對很多考生來說,高考好比一把雙刃劍,既痛苦又充滿了希望。

  每天起早貪黑,「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應試書」,是很多學校畢業班學生高考重壓下的真實寫照。

  「舉步維艱」、「進展緩慢」,一位教育界人士這樣形容目前素質教育的實施情況。他說,為追求高升學率,不少學校壓縮正常教學時間,用半年甚至一年的時間複習備考。老師拼命「滿堂灌」,根本無暇顧及素質教育;學生負擔過重,嚴重影響身心健康,心理承受能力弱。

  對高三學生而言,他們普遍有著這樣的壓力:父母親人的期望、老師的期待以及同學之間的對比。由此要麼導致學生產生虛榮心或對自己期待過高,要麼對自己失去信心,對未來感覺渺茫。

  這些壓力的形成,固然有著社會現實以及高考制度的影響,但將之絕對化,也表明了學生本身的不成熟。

  因為現代的高中生,學習成為他們生活的大部分內容,相反,對社會的客觀認識程度和適應能力非常低下。與之相反,獨生子女所享受的種種呵護又讓他們對自己充滿了高期待。理想與現實的落差,往往造成學生自卑與自傲並存,經不起打擊,如玻璃花般美好而脆弱。

  高考制度:愛恨交融,難以割捨

  自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以來的20多年裡,中國社會一直將有幸能被大學錄取的少數人稱為「天之驕子」,很多因出身和地位而無法取得推薦上大學資格的普通人,通過高考改變了自己的命運。當年中國有570萬人參加高考,錄取27萬人,比例是21∶1。如今這些人已成為中國改革開放最堅定的支持者和參與者。進入21世紀後,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以及高校數量的快速增長,當年考大學的高淘汰率已不復存在。

  中國高等學校自1999年開始大規模擴招新生,當年,全國高校就擴招了45萬新生,增長幅度為42%。處在中國改革開放前沿的廣東省早在2000年高考錄取率就已提高到65%,這意味著100個高中生中,有65個能夠接受高等教育。全國平均錄取率從1998年的36%提高到2001年的57%,各地差距也在迅速縮小,國家近年來每年都擴招20%以上。

  2003年,教育部實行的擴大高校招生自主權的改革,允許北大、清華、北京師範大學等20所著名高校,自主錄取5%的新生。這不僅標誌著中國高考制度的鬆動,也是中國促進教育創新和素質教育的歷史性突破。更多才華出眾的中學生,在分數略低的情況下,也有可能進入理想的高校。但是,5%的自主權卻也讓大學校長們大傷腦筋:如何保證不讓自主權變成腐敗的土壤,成為關係和金錢的通道?

  抨擊?贊同?彷徨中的中國高考制度

  高考制度至今,走過風風雨雨20多年,一些關於改革高考制度的微詞也從未間斷過。

  ——「一考定終身」,誤人子弟,偶然性大,高考制度已經把教育的功利化傾向推到了極致;

  ——高考內容的設計背離素質教育的精神,死記硬背的考優秀,而有特殊才能的偏才無緣高等教育,這是高考公正掩蓋著的另一個不公正;

  ——高考作為指揮棒,誤導了義務教育,學生在過分狹窄的知識上下太多功夫;

  ——高考的招生比例有歧視性,突出表現在分數線不統一,如某市的重點大學分數線低於某省的大專線。

  回首高考制度,確有千般不是,萬般無奈,但一個不容置疑的事實是,通過高考,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才越來越多,很多農家子弟通過這一制度設計,得以打破城鄉藩籬,成為祖國建設的棟梁,在各自的崗位上發揮著作用。

  對高考制度的批評意見不乏合理性,但評價一項制度的成與敗,必須站在國家和社會的整體層面來考慮。

  設立高考制度的初衷,在於彌補人才斷層,講究的是「不拘一格降人才」。從高考內容的設計來看,考察最基本的知識內容,對全社會的人員而言,都是公平的。這些知識,只要個人想獲取,都能得到,不因貧富、城鄉的差別而有所限制。

  中國人民大學校長紀寶成認為,由於高考競爭異常激烈,教育公正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為了防止腐敗和黑箱操作,分數才被不得已地當作了唯一的評判標準。

  考試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只能考察一個人掌握知識的多少,而在考察能力上確有缺陷,但通過一個人掌握知識的熟練程度,也能從一定層面上反映其能力的高低。事實上,高考狀元絕大多數並非高分低能,人們對考試制度的指責只是攻其一點,不計其餘。

  隨著一些高考舞弊事件的曝光,人們對洩露考題和徇私枉法的行為非常憤慨。在多數人的心目中,現行的高考制度,是目前保證教育公正的唯一辦法,是保障全體公民平等的受教育權方面比較合適的一種設計。確實有一部分特殊人才,不適應這種考試,而被拋在高等教育之外,但這個問題有關部門早已有所重視。諸如保送生制度,都是針對這些弊病而提出的針對性措施,但近年來對保送生制度的叫停,也從另一角度說明,只有高考這種形式,才能真正保障每個學生真正地有平等的獲得高等教育的機會。

  高考不能承受之重

  不管是否意識到,當前的高考制度確被附著了太多的功能:要「躍農門」,要通過高考獲取好身份、好地位。

  世界上永遠只有相對的平等,而不是絕對的平等。到目前為止,對於教育問題,還沒有比「分數面前人人平等」更具平等性的制度。這一點從取消初中重點校,劃片排位所帶來的後果中可以清醒地看到,不是「分數面前人人平等」,就只能是「票子」、「權力」、「關係」面前的人人平等。

  素質教育,是教育的發展方向,但在我國的高等教育還不能從精英教育真正轉變為全民教育的現實情況下,初級和中等教育還只能圍繞著高考的指揮棒走。因為在中國目前城鄉教育有著天壤之別的情況下,死讀幾門核心課,對在佔人口絕大多數的農村子弟來說,才能保證他們真正有機會參與相對公平的競爭。

  客觀而言,現行的高考制度,承擔了其所不能承受之重:高考制度的最大問題,在於我國的教育制度,在中等教育和職業教育上的重大缺失,從而導致「千軍萬馬只能過獨木橋」。

  自恢復高考制度以來,中國的大學教育幾乎完全由國立大學擔當。只是到了上個世紀90年代末期,政府大幅度提高了大學學費,由此出現部分家境貧困的學生上不起大學的現象。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喬新生對《環球》雜誌記者說,我國的傳統文化和社會輿論對高等教育資源配置有一定的負面影響。許多家長認為,如果無力送孩子上大學將是一件非常丟人的事,他們寧願舉債也要供養孩子讀大學。而這樣做的結果是,混淆了大學投資的義務主體,培養了一些大學生的懶惰思想。其實,即使在發達國家,學費也是一種投資;如果大學生認為家長供養自己讀書天經地義,或者認為社會應該承擔自己上大學的費用,缺乏回報意識,這樣的孩子不讀大學也罷。

  展望中國高考制度

  一些教育專家指出,高考制度要改革,重要的是在內容上下功夫,不要把學生都引導到對課本知識的背誦和熟練操作上來。要使學生在中學真正學到適合這個年齡段的知識。

  專家介紹說,美國大學的選拔標準除考試成績外,個人的特長、參與社區的活動、課外活動也很重要。錄取委員會會很細緻地閱讀推薦信和作文。

  為鼓勵素質教育,革除「一考定終身」的高考制度的弊端,從2004年高考開始,上海市教委將嘗試在高中試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手冊》,參考學生成長記錄、社會實踐和社會公益活動記錄、體育與文藝活動記錄、綜合實踐活動記錄等其他資料,綜合考查後進行錄取的做法,供普通高校錄取時參考。

  這些探索,讓人們看到了中國高考制度改革的希望。當然,教育制度上要有深刻變革,必須形成高等教育、職業教育等層次清楚、定位明確的教育體系。使高考真正擺脫其身上附帶的身份、地位、前途等一系列本不由其承擔的東西。

  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進行,城鄉二元結構被真正打破,高等教育事業進一步發展,高等教育真正擺脫精英教育的窠臼,使個人的發展不再受地域和城鄉的束縛,個人的發展機會實現了真正的平等,高考也就不再會成為所謂「人生第一考」的尷尬。

  一位高三老師曾提出「享受高考」的說法。在他看來,高考不僅是一場成績上的選拔,還是一場心理的競爭,而心理力量恰恰是一個人多年經歷的整合。

  由此可見,當擺脫了目前附屬在高考制度上的種種不合理因素之後,素質教育才能真正實現,「不拘一格降人才」才能變成「萬紫千紅總是春」。

同类文章
做家務300字作文

做家務300字作文

  導語:今天,我與媽媽幹起了家務,這也是我第一次做家務。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於家務值日的優秀作文,歡迎查閱!  第一篇:做家務  剛吃完飯,我想:每天都是爸爸媽媽做家務,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今天我一定要幫媽媽分擔家務——洗碗。於是我自告奮勇地說:「今天讓我來洗碗吧!」媽媽用詫異的眼光
保護環境從我做起的主題班會

保護環境從我做起的主題班會

  導語:我們把綠色奉為夢想,把夢想視為行動。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於優秀的主題班會,歡迎查閱!  「保護環境從我做起」主題班會活動方案【一】  活動目標:  1、在環保活動中規範自己的行為,讓學生從身邊做起,自覺主動地去保護校園綠化,美化校園環境。  2、逐步養成良好的生活與衛生習慣,確立
小學生「保護環境從我做起」的主題班會

小學生「保護環境從我做起」的主題班會

  導語:我們要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做保護地球的小主人。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於優秀的主題班會,歡迎查閱!  「保護環境從我做起」主題班會(一)  班會背景  人類生存的自然環境日益惡劣,保護自然環境,維持生態平衡,已是擺在全人類面前的一個重大課題。同樣,在教室裡有些同學衛生習慣較差,隨地吐
小學生保護環境從我做起的主題班會

小學生保護環境從我做起的主題班會

  導語:綠色校園真是好,全體學生來環保。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於優秀的主題班會,歡迎查閱!  「愛護環境、從我做起」主題班會  一、設計思路:  本課是根據課程標準「遵守公德」德目中的有關要求設置的。保持環境衛生教育,對小學生來說很是必要。環境指周圍的地方,人們生活周圍的地方就是人生活的環
高考前的主題班會

高考前的主題班會

  導語:成功需要付出無數的艱辛與汗水,需要持久的監督與鞭策。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於優秀的主題班會,歡迎查閱!  高考前的主題班會  一、主持:尹xx、倪xx  二、流程設計:  開場白草原上的故事觀看視頻(小人物)成功者的範例(往屆屆學生代表)學生談談自己是如何準備高三(發表自己的看法)
關於我的暑假生活作文550字

關於我的暑假生活作文550字

  導語:我的暑假生活豐富多彩,有苦有樂,收穫很多。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於暑假的優秀作文,歡迎查閱!  我的暑假生活作文(篇1)  今年的暑假,過得既輕鬆又愉快,還很有意義,是屬於我自己的暑假。你們瞧:  剛放假,爸爸就帶我去了橫店影視城,我們遊玩了江南水鄉,明清宮苑,清明上河圖等景點,我
暑假記事600字作文

暑假記事600字作文

  導語:夜色漸濃,我們戀戀不捨地踏上了歸途。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於暑假的優秀作文,歡迎查閱!  【篇一:暑假記事作文】  烈日,像一團烈火在大地熊熊燃燒,炎熱的天氣使人喘不過氣來。樹上的蟬鳴一陣接著一陣,一曲完了,又用一股新的勁頭唱起來,儘管這歌聲富有節奏感,可仍然讓人感到心煩。  在我
寒假記事的作文600字

寒假記事的作文600字

  導語:滑雪那天,陽光燦爛,照得人暖暖的,正是適合滑雪的好天氣。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於寒假的優秀作文,歡迎查閱!  篇一:寒假記事  在一年中,我們會經歷2個大假——寒假和暑假,這個寒假已經結束了,可我確一直回味無窮。  你們外出旅遊了嗎?我去了,去了一座大城市——湖北武漢。當然,我也不
關於寒假見聞作文800字

關於寒假見聞作文800字

  導語:左盼、右盼,終於把朝思暮想的寒假給盼來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於寒假的優秀作文,歡迎查閱!  【篇一】寒假見聞  今年的寒假我不是在家裡過的,而是在我奶奶家度過的,所以今年的年夜飯也是和爺爺奶奶、叔叔哥哥一起吃吃的。  奶奶家住在美麗的富春江畔,離我們家可遠啦!當我們一家三口大年
有關於我的寒假作文

有關於我的寒假作文

  導語:放寒假的每一天,叔叔都會開著他的新車,帶我們到處逛逛。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於寒假的優秀作文,歡迎查閱!  【第一篇】:我的寒假  寒假是一個放鬆的假期。在寒假裡同學們可以盡情的玩耍!把平時的苦悶都發洩出來。  寒假是一個緊張的假期。在寒假裡同學們可不能只顧著玩,只顧著發洩!學習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