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自立初三優秀作文
2024-08-19 09:50:11 1
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立作為成長的過程,是我們生活能力的鍛鍊過程,小編收集了學會自立的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學會自立
「親愛的爸爸媽媽,別叫我小傻瓜,雖然我很聽話,但不代表我沒有想法……」我聽著這首張含韻的《酸酸甜甜就是我》,思緒不禁飄到了1個月以前在我的好朋友賈珍家發生的一件事:
「媽媽,你看你拖地這麼累,我來幫您拖一會兒吧!」賈珍不忍心再看媽媽幹這麼累的活,便自告奮勇要來幫忙。「去去去,寫你的作業,這裡髒死了!」賈珍的媽媽(我叫她劉青阿姨)不耐煩的驅趕著,賈珍只好無奈地走回書房。吃飯的時候,賈珍又對她媽媽說:「媽媽,我的作業已經寫完了,讓我來幫你盛飯吧!」「讓開讓開,別燙著你了!」賈珍只好作罷。
事後,當賈珍十分委屈地向我轉述這件事情時,我不禁擔憂了:如果劉青阿姨一直這樣因為害怕孩子受傷,或著怕耽誤孩子的功課而不斷拒絕孩子想做一些家務的想法,那麼也許孩子不會受傷,也許孩子不會中斷功課,但是你卻大大打擊了孩子的積極性,就像將一條小鯊魚放入一個大水族箱,在對面放一些小魚,但是中間放了一塊透明隔板,小鯊魚不停地向那些小魚發起攻擊,可是屢攻屢敗,終於它灰心了,這時就算取掉隔板,小魚,遊到它身邊了,它也無動於衷了。也許在屢次遭拒絕以後,孩子一輩子都不會再對做家務感興趣了。而且,這樣的話,孩子一輩子都沒學做家務,一輩子都不會做家務了。因為害怕孩子受傷,所以不讓孩子做家務,將這一點微小的可能性與孩子一輩子的自理能力一起扼殺於搖籃裡,這是十分不理智的。
我不禁想起了我的媽媽在做家務這件事上是怎樣做的:在不影響我學習的基礎上,讓我適量的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當我搞雜了時,她不會罵我,而是手把手的教我再做一遍。
讓孩子學會自立吧,不要讓他們一輩子都成為只會死讀書,不會做家務的「娃娃」!
第二篇:學會自立
我們這一代孩子,都是溫室裡的花朵,飯要父母做,衣服要父母洗,作業還得父母監督,但有一件事讓我明白我們不能做溫室裡的花朵,要學會自立自強。
一天放學回家,咦!怎麼開著門呀?媽媽呢?只見媽媽有氣無力的躺在床上,看見我進了家門,就說:「仔仔回來了啦!哎呀,我還沒做飯呢!」於是媽媽撐著有氣無力的身子,準備下床做飯,我急忙說:「不用了,我吃方便麵就好了,你還是休息吧!」媽媽實在沒有力氣起來又躺下了。我準備下樓買方便麵,可是我吃方便麵,那媽媽吃什麼呢?方便麵可沒有營養,媽媽吃可不行,於是我腦子一閃,有了好主意,煮餃子給媽媽吃。
我走進廚房將鍋裡放好水,「啪」的一聲打開煤氣灶,熊熊大火燃燒起來了,不一會兒水開了,我從冰箱裡拿出水餃,打開鍋蓋,沸騰的水讓我感到有些害怕,怎麼辦呢?會燙到手的,但是一想到媽媽無力的呻吟聲,難過的表情時,我鼓足勇氣地,小心翼翼地把餃子一個個地放放鍋裡,沒燙著手哩!真不錯,我想起媽媽煮餃子的情景,便操起鍋鏟輕輕的鏟動了一下餃子,再蓋上鍋蓋,等待水再一次開,不一會兒水開了,餃子浮上來了,我朝裡面加了一些水又再蓋上鍋蓋,就這樣連續加了三次水,最後一次水開後,餃子便熟了。我將熱騰騰的餃子端到媽媽的面前,媽媽看著熱騰騰的餃子,眼裡閃動了淚花,激動得說不出話來。通過幫媽媽煮餃子這件事,讓我懂得一個道理:再也不能做溫室裡的花朵了,只有自己獨立了,才能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第三篇:學會自立
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立作為成長的過程,是我們生活能力的鍛鍊過程,也是我們養成良好道德品質的過程。著名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自己幹,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漢!」可見,人生需要自立,學會自立。
曾經看到過一個真實的故事,13歲的神童魏永康以高分考進湖南湘潭大學物理系,17歲考上中科院的碩博連讀研究生。但是,3年後,他因為生活不能自理而被中科院退學回家。是什麼原因導致這個悲劇的發生呢?魏永康的母親曾學梅給了我們答案。曾學梅認為,孩子只有專心讀書,將來才有出息,於是將所有家務活都包下了。他就讀高中時,母親還要給他餵飯;讀大學時,下崗的母親決定繼續陪讀。這件事向我們證明了過分的溺愛也是一種毀滅,只有放手,只有自立,孩子才能去尋找那片寄託著自己夢想與未來的碧海藍天。
大家都知道著名殘疾人作家張海迪吧。她5歲因患脊髓血管瘤導致高位截癱,但她不向命運屈服,自學了小學到大學的課程,並攻讀了碩士研究生的課程。她還學會了針灸醫術,為鄉親們無償治療。1983年起,她開始從事文學創作和翻譯。她是我們的活雷鋒,是我們中國的「保爾」。在殘酷的命運前,她並沒有沮喪和放棄,而是與病魔作鬥爭,經歷嚴峻的考驗,對人生充滿了信心。她是我們的榜樣,她憑著自立自強的精神,有了今天的輝煌成就。
人生的道路總是曲曲折折的,不會一帆風順。一個人有了自立自強的精神,就會有勇氣克服困難,使自己的生命之火熊熊燃燒,就可以迎接生活的挑戰!只有自立自強,才能創造出美好的未來。同學們,讓我們告別依賴,走向自立!
第四篇:學會自立
箭依靠弓飛了起來,卻無法像鷹一樣飛得長遠,僅能勉強呼吸藍天的片刻清新,而後就一頭栽於地上這樣看來,別人的幫助只是暫時的,幫人一時並不能幫人一世。依靠別人不是久長之計,成功必得靠自己。
有這樣一則故事:一日,拿破崙在行軍途中遇一落水者那人不停呼救,甚是可憐。拿破崙不但沒派人去解救,反而舉槍對準那人:「快自己遊上來,不然我打死你!」那落水者求救無望,只好自己拼命掙扎著爬上岸來。在苦難的深淵中,我們都想抓住那根救命稻草,而從不在乎它是否堅韌。看了這則故事,大家該明白了,「人多不足以依賴,要生存只有靠自己」。
前人曾這樣告誡:「把自己的命運交給別人,甚至交給某一兩個人,自己一點也不動腦筋,只是相信別人,那太危險了。」是啊,不管多大的樹都有倒的一天,如果不想「樹倒猢猻散」,就必須自立,靠自己的力量掙得光明前途,而不待什麼「救世主」、什麼「神仙皇帝」的垂青。
如今,在異常殘酷的社會競爭中,難得有人真心誠意地拉你一把,「拉」你的恐怕一般都有不可告人的目的。要想在社會中立住足,就必須仰仗自己闖出一片天!
《伊索寓言》中那個小毛驢的傳奇經歷大家還記得吧。那頭小毛驢不幸落入枯井,因是大年三十,主人無暇顧及,就派人把它埋在井裡。第一鏟土落下去,小毛驢不停地哀鳴;第二鏟土落下去,它不再號叫了,而是抖掉背上的泥土,在腳下踩實……最後,奇蹟出現了,小毛驢竟在人們驚異的目光中瀟灑地走出了枯井。果真是「求人不如求己」呀。愚笨的驢尚且能依賴自身的力量求得生存,而作為「萬物靈長」的人,不更應該發憤自強、謀求最大限度的發展嗎?
自立自強是我們成功的基石,是我們安身立命的根本o在苦難的深淵裡,要做自己的救世主,不要妄想別人成為我們的救命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