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優秀作文:學會生存
2024-08-16 13:56:11
導語:學會生存,現在中國許多父母只顧溺愛孩子們,卻使孩子們養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不良習慣,導致孩子們把勞動和生存技能拋之不顧。小編收集學會生存的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學會生存
學會生存,要在災難面前,機智勇敢,盡顯英雄壯舉;生死之間,用行動詮釋同學友愛;危難之際,用柔弱的肩膀勇於擔當。學會生存要在人類躲避、抵禦和防治各種災害的過程中積累起豐富的經驗,掌握自救和他救的方法,我們也許就能保全生命和財產。學會生存,在遇到災害發生,應沉著冷靜、隨機應變。
這是一則真實的故事:2004年12月26日,海嘯來臨之前,在泰國的普吉島的麥考海灘上,一位美麗的小女孩一邊跑一邊急促的呼喊;「大家注意了,要發生海嘯了!請大家快撤離海灘,躲到安全的地方去!」
這位小女孩名叫蒂莉史密斯,只有十多歲,是和父母從英國來泰國旅遊的。海嘯襲來之前,蒂莉正和媽媽在金色的海灘上玩耍。偶然間,她發現大海有些異樣——海水中泛起大量水泡,海潮突然神秘退去,是海嘯來臨的徵兆之一。她馬上和媽媽講,蒂莉的媽媽立即和飯店工作人員一起將所有遊客及時疏散到安全地區。就在大家離開海灘數分鐘,巨大的海浪突然從岸邊襲來,但萬幸的是,沒有出現人員傷亡情況。這處海灘最終成為了泰國普及少數幾個在海嘯沒有出現人員傷亡的海灘。
像蒂莉史密斯這樣運用老師教的科學知識來救人的。還有,她就是上五年級的維吾爾族小姑娘瑪麗亞。她在回家的路上看見鄰班的五個男孩觸電了,她想到老師講過,橡膠、尼龍、木頭等物體是絕緣體,可以避免觸電。迅速把尼龍裙揉成一團,將電線拉開,五個小男孩得救了。
這兩則故事告訴我們:科學的避險方法能幫助我們急中生智,絕處逢生,所以說,我們要學會應用學過的知識來保護自己。
第二篇:學會生存
學會生存。前幾個禮拜有一側新聞,內容是這樣描述的:
2010年6月24日中午1點左右,正上小學五年級的小宗愷獨自從家裡走向南山外國語學校科苑部上課。剛出小區不遠,一名男子突然一把從後面把他抱住,將他拖上了一輛麵包車,並指使車上的另一名男子把車開走。在車上,歹徒往小宗愷嘴裡塞了一顆藥,但機智冷靜的小宗愷並沒有吞下去,而是將藥壓在了舌頭底下。「他們把我塞到一個大行李箱裡。裡面又悶又熱,我對自己說千萬不能睡著。」兩三個小時後,小宗愷被帶到一個房間裡,歹徒將他從行李箱裡放了出來,並向他索要了家人的電話。
與很多家境殷實的「小皇帝」相比,這個孩子在危險面前顯得異常冷靜,據小宗愷的一個老師透露,儘管家裡有豪宅、名車,父母中有一方是金融高管,但這個孩子在學校裡向來低調、沉穩。
正是因為他的這些「特質」,使得他在被綁15天裡,保持了毫髮無傷。參加營救小宗愷行動的南山公安分局鍾副局長說:「真是奇蹟!孩子安然無恙,身上沒有傷痕,而且乾乾淨淨的,甚至沒有過多的驚恐。歹徒在綁架小宗愷後的第11天才打勒索電話。」
說起被綁架的這半個月經歷,性格內向、文靜的小宗愷對父母說:「我被綁架了362個小時。因為我心裡一直堅信爸爸媽媽和警察一定會來救我,所以15天裡,我提出的唯一要求就是買書給我看。」
同在南山外國語學校就讀的六年級學生小易就沒那麼幸運了。儘管綁架者僅為一名男性,儘管父母分兩次把贖金50萬美元打入了綁架者的帳戶內,儘管他健壯機靈……綁架第二天,就被殘忍撕票,並被拋屍小梅沙海域。據知情人士透露,綁匪撕票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小易「太吵」。
同學們,希望這兩件事能喚起你們的自我保護意識,別讓這樣的錯誤重演。
第三篇:學會生存
生存是生活在這個地球上的必備條件。《魯濱孫漂流記》中的主人公------魯濱孫,就是一個不怕困難,積極樂觀,懂得怎樣生存的人。
法國拿破崙曾說過:「要生存,只有靠自己」。所以,我們都應該學會怎樣生存。生存體現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比如:交通問題。過馬路時要先觀察信號燈,綠燈亮時才能通行。紅燈亮時要自覺等候。各種車輛要各行其道。汽車要走快車道;自行車要走慢車道;行人要走人行道。如果都不遵守交通規則,就會導致事故發生,人的生存就會受到影響。所以,我們學會生存就要遵守交通規則。
我們還應該學會獨立。就像種樹一樣,如果定時定量地給樹澆水,樹就會養成依賴心理,根無法深入地下,就長不成百年大樹。我們應該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好。就樣,在困難的時候,也能自己照顧自己。
我讀過這樣一個故事:烏鴉站在樹上,整天無所事事,兔子看見了,就問:「我能像你一樣,整天什麼事都不用幹嗎?烏鴉說:「當然,有什麼不可以呢?」於是,兔子在樹下空地中休息。忽然,一隻狐狸來了,它抓住兔子,把它吞了下去。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兔子不具備烏鴉那種生存的能力,所以被狐狸吃了。學會生存還要學會生存的能力。
讓我們也像魯濱孫那樣,做一個學會生存的人!
第四篇:學會生存
荒島上可以練就毅力,毅力可以磨練雄心,雄心可以開鑿智慧,智慧就是希望的徵帆!「生存」簡單,但不可忽視,「學會」容易,但是做起來是毅力的往途,兩個詞組在一起,就是今天的正題——學會生存。
烈日炎炎,蟬鳴不斷。我與爸爸媽媽一起去華聯,買完了東西,爸爸去付錢,稀裡糊塗的跟著爸爸走了,可是爸爸一轉彎就不見了,頓時間,恐懼、驚慌一齊向我襲來,那些拐騙小孩啦,被綁架啦的事情一下子都湧入我的腦海,面前熙熙攘攘的人流仿佛都充滿了危險,這個熟悉的地方一下子變的陌生,我嚇的毛骨悚然,都快哭了,如果當時給我戴上一頂帽子,都會被頭髮頂下來!我漫無目的地跑來跑去,我身邊好像危機四伏,我渾身的血液都要沸騰了,情急之下,我急中生智,找到了一位服務員阿姨,告訴了阿姨我的「倒黴之旅」,阿姨用溫暖的大手拉住我冰冷的小手,溫柔的拂平我的頭髮,我的心好像一頭受驚的小鹿,驚魂未定,阿姨要帶我去廣播室。我連連後退,但阿姨用手拉著我去了,一路上嗔怪我、囑咐我、安慰我、教育我。到了廣播室,阿姨問清了我的情況,對著廣播喊,讓爸爸媽媽來領我,爸爸媽媽正為我走丟急的像熱鍋上的螞蟻,媽媽還差一點哭,聽到這兒,他們發瘋似的來找我,見到爸爸媽媽,我憋悶已久的心情一下子哭了出來,這種經歷,對於一個5歲的孩子來說,該是怎樣的驚心動魄呀!
在社會中生存,要有奮鬥不止的意志和豁達的樂觀精神,如果遇到危險,向人求助,不是本身的錯誤,而是本能的智慧。只有有了智慧、堅強、毅力、信念,才能生存下去。
學會生存,現在中國許多父母只顧溺愛孩子們,卻使孩子們養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不良習慣,導致孩子們把勞動和生存技能拋之不顧。我曾經看到過這樣一篇報導,讀高三的學生居然還不會坐公共汽車!這太令人驚訝了;還有些大學生,就連微波爐也不會使用。我們這個社會不需要只有高學歷,而連人類最基本的生存都不會的人。所以,我們要學會生存,我們要做環境的主人,我們要主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