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被狼爸式教育遮望眼作文
2024-08-06 21:58:10 1
日前,蕭百佑的四個孩子中的三個被北京大學錄取,他的口號是「三天一頓打,孩子進北大」,只要孩子的日常品行、學習成績不符合他的要求,就會遭到嚴厲體罰。被稱為「中國狼爸」。近日「狼爸」蕭百佑做客江蘇教育電視臺。沒想到在現場遭到南京眾多專家、學者質疑,不過「狼爸」毫不示弱,堅稱自己是「全天下最好的父親」。
正如前段時間華裔教授蔡美兒以「虎媽」之名名噪一時,這位國產的「狼爸」,因其棍棒教育走得更徹底,大有奪「虎媽」風頭之勢。正像彪悍的「虎媽」引發了中國教育一場大討論,人們也圍繞「狼爸」的「三天一頓打」爭論不休。這樣的爭論,暴露了當下中國父母們在如何教育孩子問題上的焦慮、茫然、浮躁和功利,對現代教育缺乏基本的認知和恆定的原則。
三天一頓打,這種早被淘汰、早被證明為落後的棍棒教育、體罰教育,在現代教育理念早就普及的今天,竟然還在被爭論,甚至被當做教育典範——許多家長甚至慕名花錢把孩子送到這位「狼爸」門下接受教育;這位「狼爸」在受到激勵後甚至想將自己的教育方式產業化,開門辦私塾。落後的教育方式被競相追逐,實在是我們的教育莫大的退步。
人們為什麼會被這種野蠻、落後、原始的教育方式所吸引,關鍵不在「三天一頓打」,而在「孩子進北大」——「四個孩子中的三個被北京大學錄取」成為「狼爸」吸引輿論關注的關鍵。
如果沒有「孩子進北大」,談到這種「三天一頓打」的體罰和棍棒教育,輿論和公眾必會很不屑,必然會立場堅定地認為這是一種落後的、摧殘孩子身心的教育方式,應被拋棄,不能隨意打罵孩子。可是,因為有了「孩子進北大」的誘惑,有了這個炫目的教育成果的遮掩,人們便是非不分了,失去了清醒的判斷和理智。一俊遮百醜,在很多家長看來,只要孩子能進北大,無論採取什麼樣的手段,都是可以的。不是以孩子為中心,不是尊重教育的規律,而是以「教育的成果」來判斷。家長為了孩子進北大,可以不擇手段。
也就是說,中國當下教育的問題,並非方式和手段選擇上的困惑,而是在方向上陷入了功利主義的迷思:只要進名牌大學,就是好教育。不關心孩子是不是接受到完整、科學、全面的教育,不是把孩子當成一個有血有肉的人去對待,不考慮孩子的感受和身心的健康發展;標準只有一個,就是以高考為指揮棒,以進名牌大學為終極目的。教育成敗只有一個標準,就是高考分數,就是考大學的歸宿。正因為如此,「四個孩子中的三個被北京大學錄取」的「狼爸」可以毫無心理障礙、毫不顧及孩子感受地談論「三天一頓打」。
「虎媽」的教育方式之所以受追捧,也是因為她教出了兩個上名牌大學的女兒。於是,以粗暴的教育方式笑傲輿論,輿論不僅不會譴責,甚至會羨慕忌妒並追捧。
對「狼爸」的討論,暴露了中國教育的焦慮,不知道怎麼教孩子,一個「孩子進北大」就左右了他們的思考。
四個孩子中的三個被北京大學錄取——可是,我們有沒有想過,孩子進北大,就算是成功嗎?且不說進北大的不一定是優秀的人才,他們的身心是否健康,他們有沒有因「三天一頓打」而身心受傷?再說,「三天一頓打,孩子進北大」也許只是個案,類似的體罰和棍棒教育可能多了去了,可有多少同樣經歷的孩子進了北大,而不是走向一種逆反呢?不能因為「孩子進北大」的表現成果而遮住理性的分析。
賞識老爸談「花苞心態」纏孩子
[別被狼爸式教育遮望眼作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