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於都嶺背禾溪村故事傳說(于都縣新陂鄉移陂村志之風土民俗)

2023-11-02 07:21:42

于都縣新陂鄉《移陂村志》之風土民俗

第一節 宗祠、廣場

一、姓氏宗祠(廳堂)

移陂居民都是客家人,保留著許多客家特色,但有三種客家特色在這裡顯得格外突出、格外顯眼,那就是移陂的譜牒文化,宗祠文化和廣場文化。譜牒文化前面已講過一些:關於各姓始遷祖、族規家訓等,這些都是譜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後面還有關於各族古時職官、名人,現代大學生等記述,這也是譜牒文化中必不可少的內容。因此,關於移陂的譜牒文化這裡就不再贅述,僅就移陂的宗祠文化和廣場文化進行闡述。

宗祠文化歷史悠久,南宋以前宗祠主要存在帝王家中,帝王用以奉祀祖先的地方叫「太廟」或「家廟」;到了南宋時期,被稱為「聖人」的理學創始人之一朱熹大力提倡和推動:不管是老百姓還是官員,各家族都要按規矩建祠堂、修家譜以奉祀和記念祖先;到了明朝,嘉靖皇帝正式頒發聖旨「許民間皆聯宗建廟」,從此,宗祠文化和家譜文化進入了漢族人每個家族、進入了千家萬戶,成為了古代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流傳到千年之後的今天,仍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宗祠是安奉祖先靈位,供後裔子孫永遠祭祀祖宗的地方,祠堂作為一個家族的象徵,其含義和意義是非常深遠和重要的,是族人承前啟後、繼往開來重要的精神遺產和精神基礎;在傳統和現代都有著提倡尊祖孝親、感恩報效,睦族和鄰、團結交流以及弘揚傳統道德,傳承村落文化和鄉土民俗的重大作用;宗祠是家族變遷史的集中地,是家族內的精神家園,也是一個地域內的民俗博物館;家庭、家族是社會的組成部分,因此,發展宗祠文化對促進社會和諧,維護社會穩定、發展民俗文化、升華民族精神也有著重大意義。

在江南的客家人,從北方中原躲避戰亂、千裡迢迢來到江南定居創業,一般來說都是聚族而居,一個屋場或一個村小組內所居住的大都是一個家族或家族內的某個宗系房支,正因如此,每個屋場或毎個村小組都會建有一個祠堂或廳堂,以作為紀念奉祀祖先,維繫宗族親情的場所,所以宗祠文化是江南客家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特色,而這個特色在移陂又顯得格外突出、格外醒目;如坳腦組李姓、豐(楓)樹組郭姓、謝屋組謝姓,車壩組丁姓、陂潭組丁姓、圳口組丁姓、下盤組丁姓、印坵組丁姓,都是在一個村小組建有二、三個宗祠,這在客家聚居地也是比較少有的。因此,宗祠文化、廣場文化和譜牒文化一起增添了獨具特色「移陂文化」濃鬱的客家風韻, 這眾多的宗祠美侖美奐、各具持色,成為了移陂村一道靚麗的風景線,為移陂打造旅遊觀光、度假休閒增添了許多令人賞心悅目的景點。

(一)丁氏倫憲堂宗祠:座落在蒼下組老蒼下,座向:壬丙兼子午,興建時間:約貳佰餘年前,建祠首士:丁倫憲;重修時間:2017年竣工;建築結構:磚混結構、琉璃瓦屋面;建築面積:壹佰叄拾餘平萬米;總投資:柒拾餘萬元,重建首士丁良清。理事會成員:丁克輝、丁良平、丁良春、丁仁水、丁二壽、丁克珍、丁良軍、丅振華。所轄後裔總人囗:柒佰餘人,其中鴻丅:叄佰玖拾餘人;分布在小溪鵝婆、木坑、木穴地、新、老蒼下。

(二)劉氏玉侶堂宗祠: 座落在陂角組, 原建時間不詳, 重建於2021年, 首士姓名未詳, 理事會成員有劉雄飛。

(三)丁氏少川公祠:座落在社背組比社背屋場,興建年月不詳。

(四)丁氏斯驗堂宗祠:座落在大坪腦組,土木結構,座東向西,約八十平方米,約建於清未民初,因年代久遠,現已屬危房,所轄後裔總人口230人,其中鴻丁130人。

(五)丁氏位仲堂宗祠:座落於排上組丁屋排,座向辛山乙卯,興建時間1886年,磚混框架結構,琉璃瓦屋面,重建吋間2021年,共計200餘平方米,總投資約80萬,牽頭重建首士丁恩仁,理事會成員:丁克勝、丁克珠、丁克儉。所轄後裔總人口220人,其中鴻丁120人,外遷:新陂鄉光明村石官、祁祿山馬嶺。

(六)鍾氏慶永堂宗祠:座落在塘口組塘坑囗,坐北朝南,始建時間:明朝萬曆、崇禎年間,重建時間:2020年,磚混框架結構,仿古牆面,總投資:70餘萬元。重建牽頭首士:鍾勇輝,理事會名譽會長:鍾玉英,會長助理:鍾九月生、鍾稱發;理事會長:鍾勇輝;副會長:鍾九生、鍾春亮、鍾豐輝、鍾見妹、鍾稱林、鍾豐清、鍾於春、鍾小芳、鍾盈彬;財務:鍾振榮、鍾瑞華。

(七)丁氏韶華堂廳堂:座落在陂潭組,座向巽乾正針,始建時間:1927年,領頭首士丁本善;建築結構:土木結構,重修時間1998年,領頭首士丁在勤;重修理事會機構:丁在勤、丁良達、丁地元、丁觀祿、丁五月;所轄後裔總人囗110人,其中鴻丅65人。

(八)丁氏素豐堂宗祠:座落在陂潭組新屋裡,座向:辰戍兼乙辛,興建時間:1896年動工,1901竣工;建築結構:土木結構,建祠牽頭首士:丁素豐,總投資:不詳;佔地面積包括會客廳、私廳及住房約1620平方米,所轄後裔現居陂潭組的169人,其中鴻丁86人,已知約十餘戶遷居外地。

(九)張氏崇本堂宗祠:座落在社背組,座西向東,興建時間:清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牽頭首士:張景秀、張贊成、張恭和;建築結構:土木結構,重修時間:清鹹豐年間重修;1953年又重修,1953年重修首士姓名:張祖佑,建築面積:約250平方米,所轄後裔總人囗:500餘人加28人,其中鴻丁280餘人(包括祁祿山安胡腦總人口100餘人,其中鴻丁50餘人;下均田總人口80餘人,其中鴻丁43人;馬嶺衛二塅總人囗28人,其中鴻丁16人)。

(十)李氏祝顯堂宗祠:座落在坳腦組,立乙山辛向,興建時間:清康熙年間,牽頭首士:李則久公,重修時間:2014年2月開工,10月竣工;建築結構:土木結構,建築面積:360餘平方米;牽頭首士:李議長。理事會機構:會長:李議長,副會長:李小龍,會計李金生,財務:李永德;保管:李南;成員:李石生、李流民、李樹芬、李稱榮、李雲南、李於榮。

說明:本祠堂所轄後裔共計總人口:1550餘人,分布在羅江鄉黃嶺村石壁腳下200餘人、四川省900餘人,祁祿山30餘人,共分布廳堂四棟,(?老祠堂對面,黃嶺石壁腳下,祁祿山,四川)。

(十一)李氏盛華堂宗祠:座落在坳腦組沙灣裡座向:乾山巽兼戌辰;興建時間:1954年,建祠首士:李盛華;重修時間:2013年,建築面積:280餘平方米,建築結構:磚混結構瓦屋面,總投資:60餘萬元;重修牽頭首士:李於珍、副首士:李初生(兼會計),出納:李南昌;所轄後裔總人囗:100餘人,其中鴻丁:50餘人。

(十二)丁氏超群堂宗祠:座落在圳口組龍石嘴、新蒼下,座向:乾巽兼亥巳,建築結構:紅磚牆、木料瓦面結構,建築面積約336平方米,總投資:三棟共約100餘萬元;重建會長:丁良東,理事成員:丁路長、丁良春、丁陽春、丁良本、丁九斤;財務:丁陽春;會計:丁良東;所轄後裔總人口:220餘人,其中鴻丁:110餘人。

(十三)丁氏理明堂宗祠:座落在圳口組, 座向: 癸丁兼子午, 磚混結構, 建築面積:179.8平方米; 總投資39萬餘元,2019年竣工, 建祠理事會會長: 丁水源;副會長丁振福, 會計: 丁六生, 財務: 丁克仁, 監察: 丁克六、丁地發、丁榮發;理事會成員:丁地發、丁六生、丁克仁、丁法源、丁榮發、丁克六、丁振石、丁振和。所轄後裔總人囗:180餘人,其中鴻丁:80餘人。

(十四)丁氏人朋堂宗祠:座落在下辦組,興建於雍正己酉(公元1729年),興建牽頭首士:丁人鵬,建築結構:土木結構;重建時間:2017年竣工,建築結構:磚混結構,建築面積:320餘平方米,總投資:160餘萬元,重建理事會總理:丁羅壽,副總理:丁克好,成員:丁佳方、丁成榮、丁良永、丁鬱山、丁良珍(蓮花墩人)、丁良珠、丁良選、丁克華(石排人)、丁克盛、丁克忠(上辦人)、丁克勝、丁地有、丁振林;會計:丁玉才;出納:丁良龍;監察:丁良珍、丁良選;所轄後裔分布在:塘坑石排上、蓮花墩;塘坑竹篙坑、塘窩裡;上辦、下辦;總人口:1500餘人,其中鴻丁:700餘人。

(十五)丁氏良長廳堂:座落在下盤組嶺排下,興建於1980年,建築面積80餘平方米,座西向東,總投資:10萬餘元,廳堂所轄後裔總人口10人,其中鴻丁6人。

(十六)梁氏位所堂宗祠:座落在謝屋組梁屋排,座向:乾山巽向兼戍辰;建築結構:磚混結構,建築面積:100餘平方米,總投資:56萬元;重建時間:2016年竣工;牽頭理事會總理:梁金(經)仁,副總理:梁巍巍、梁小林;會計:梁仲紅;出納:梁金泉;所轄後裔總人口:68人鴻丁:23人。

(十七)謝氏繼聖堂宗祠:座落在謝屋組老屋,座向戍山辰兼辛乙,建築結構:磚混結構、木料瓦屋面;建築面積:120平方米左右,總投資:40餘萬元,重建時間:2017年,理車會長:謝世彪,名譽會長:謝石峰、謝志亮;副會長:謝九連生、謝華福,會計:謝觀連,財務:謝世彪,會員:謝世平、謝世德、塮世興;所轄後裔總人囗(含遷居外地的):500餘人,其中鴻丁:270餘人。

(十八)謝氏楚明堂宗祠:座落在謝屋組,屋場名新屋,座向:辛山乙兼酉卯,興建時間:1944年,領頭首士:謝錫藩、謝良生,重建時間:2004年,牽頭首士:謝石峰,總投資:35萬餘元,建築面積:220多平方米,建築結構:紅磚木料瓦面結構,副首士:謝華福、謝世祿;會計:謝世德;財務:謝世貴;會員:謝九連生、謝世元、謝世平、謝世福、謝世登;所轄後裔總人口219人,其中鴻丁:109人。

(十九)丁氏寬士堂宗祠:座落在車田組車田腦,座向:壬丙兼子午;興建時間:清代康熙或雍正年間,興建首士:丁豐章、丁明周、丁玉丹;重建時間:2019年,建築結構:土木結構,建築面枳:324.45平方米(長30.9米,寬10.5米);總投資:未詳;重建理事會會長:丁良輝,副會長:丁石輝、丁良安、丁九生、丁華北;會計:丁英華;財務:丁石輝;所轄後裔總人口:380人(遷居四川省的未計算),其中鴻丁:200餘人。

(二十)丁氏禮慶堂宗祠:座落在車壩組廣龍山,座東向西(乙山辛),土木結構、瓦屋面,興建時間:1957年,首士姓名:丁木古;建築面積: 70餘平方米, 總投資: 10萬元; 所轄後裔總人口: 30餘人, 其中鴻丁: 16人。

(二十一)丁氏純甫堂宗祠:座落在車壩組,座向:寅申兼甲庚;興建時間:未詳;重建時間:2018年,建築結構:磚混結構,佔地面積:825平方米,總投資:2158427.10元;理事會長:丁克貞、會計:丁克祥,出納:丁稱生;成員:丁新文、丁小雲、丁振榮、丁旭華、丁健琨、丁過房、丁勇輝、丁德興、丁克清;所轄後裔總人口:1395人,其中鴻丁:690人。

(二十二)丁氏翼誠堂宗祠:座落在土前組,座北向南、壬丙兼子午,土木結構,1995年重修竣工,建築面積:105平方米,總投資:30餘萬元,重修理亊會成員:丁英庭(兼會計),丁勝華(兼出納)、丁良浩、丁恩福、丁克連;所轄後裔(會上壩)總人口:360餘人,其中鴻丁:200餘人。

(二十三)丁氏顯敦公(崇禮堂)宗祠:座落在印坵組,座向:壬山丙向兼子午,重建時間:2021年,建築結構:紅磚牆、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築面積:400餘平方米;首士:丁振群;總理事會長:丁振珠;會計:丁振泉、出納:丁小勇;理事:丁克玉、丁克儉、丁三發、丁克雄、丁榮華、丁振榮、丅鶴生、丁金輝、丁三福、丁觀發生、丁克照、丁稱陀、丁恩仁、丁克傳、丁發來;所轄後裔總人口:1000餘人,其中鴻丁:500餘人。

(二十四)丁氏量廣堂宗祠: 座落在印坵組榨村裡, 座向: 天子壁子午兼壬丙, 門向壬丙兼子午; 興建時間: 清同治年間(公元1862至1874年),建築結構: 土木結構; 總投資:12萬元(折合現價); 建築面積:150餘平方米, 所轄後裔總人口:200餘人, 其中鴻丁:145人。

(二十五)丁氏本立堂宗祠:座落在印坵組堆腦:座北朝南(艮坤兼醜未),青磚牆木樑瓦面結構;其餘不詳。

(二十六)丁氏宇懽堂宗祠:座落在上盤組,興建時間:1945年,牽頭首士姓名:丁美秀,建築結構:土木結構,建築面積:120餘平方米,總投資:30餘萬元,所轄後裔總人口:300餘人,其中鴻丅:150餘人。

(二十七)丁氏公華堂宗祠:座落在上盤組老丁屋,座向:乾山巽向;興建時間:清順治五年戍子(公元1648年),土木瓦屋面結構,建築面積:80餘平方米。所轄後裔總人口1900餘人,其中鴻丁:900餘人;分布在:1、塘坑村南坑子、高圩、石排上、竹篙坑、塘窩裡;2、新陂村:蓮花墩;3、移陂村:上下盤。所轄後裔總人口(含小溪鄉關公福、小溪圩、新老豐樹下):200餘人,其中鴻丁:150餘人。

(二十八)郭氏宗茂堂宗祠:座落在楓樹下村小組,興建於1995年1月19日,磚混結構,建築面積219平方米,座向戍辰兼辛乙,投資269999.99元。名譽總理:郭惠仁;總理;郭奕洪,副總理:郭石長;財務;郭弈洪,會計郭惠仁;保管郭廣鹽;質量監測: 郭奕蘭, 郭赤石,郭奕家。宗祠所轄後裔人口62人,其中鴻丁32人。

(二十九)郭氏君昌堂宗祠:座落在新豐樹下,座向辛乙兼酉卯,興建時間:1945年,牽頭首士:郭盛伯;重建時間:2021年動工,建築結構:磚混結構、琉璃瓦屋面;建築面積:160平方米;預計總投資:70餘萬元;重建理事會長:郭福清,名譽會長:郭九生;付會長兼會計:郭永紅,出納:郭灶生;委員:郭國榮、郭秀強、郭小慶、郭永清、郭玉華。所轄後裔總人口:90餘人,其中鴻丁:49人。

(三十)郭氏恭諒堂宗祠:(陂角組、豐樹組郭氏共有):座落在豐樹組豐樹下,座向:乾巽兼亥巳,興建時間:明萬曆四十一年癸丑(公元1613年),本次重建時間:2019年竣工;建築結構:磚混結構、琉璃瓦屋面,建築面積:260餘平方米,總投資:110餘萬元。本次重建理事會:名譽總理:郭奕洪、郭流民,顧問:郭九生、郭永紅,發起人:郭福清、郭敘軍、郭陽明;會長:郭福清,副會長:郭長生、郭敘軍,會計:郭長生,財務:郭灶生;成員:郭敘詳、郭敘文、郭土長、郭陽輝、郭地勝、郭玉華、郭永清。

所轄後裔總人口(包括小溪):192人,其中鴻丁122人。

(三十一)丁氏順吾公祠:座落在大村組,原由其孫展野公始建於清代,原系二百多平方米土木結構宗祠,所轄後裔分布在印坵、丁屋排、上壩、上灣、中心塅、老敬老院、土前、大坪腦、王桂坑;因年久失修,於2021年農曆四月拆除,準備擴建成400多平方米,仿古帶飛簷三幢建築,前面建一門樓。理事會會長:丁幸榮(大村)、總理兼顧問:丁鶴生(丁屋排)、丁振珠(印坵)、丁克儉(丁屋排)、丁有順(大坪腦)、丁三發(上壩)、丁稱陀(永盛棧);會計:丁興華(大村)、財務:丁良祿(土前);質量監督員:丁振珠(印坵)、丁志雄(大村)、丁克連(土前)、丁良興(大村);監察:丁良泉(土前)、丁小龍(土前)、丁良華(大村);理事會成員:丁幸榮、丁興華、丁法龍、丁志雄、丁幸昌、丁良榮、丁良華、丁良興、丁良財、丁克珠(王桂坑)、丁克雄、丁克傳、丁克榮、丁石壽、丁振珠、丁振群、丁振榮、丁小勇、丁鶴生、丁克儉、丁恩仁、丁克勝、丁小華、丁克珠、丁三發、丁觀發生、丁克正、丁水生、丁三福、丁金輝、丁克照、丁甦生、丁振禮、丁稱陀、丁良祿、丁良泉、丁小龍、丁路發、丁克呂、丁振開、丁克連、丅六斤生、丁榮華、丁有順、丁良德、丁永能、丁良元、丁良地、丁良森、丁玉華、丁連稱。2021年6月動工,預計2022年可全部竣工。

二、民間廣場

廣場文化本來一般是存在於城市當中,幾乎毎個城市都必定有若干個較為突出的廣場,用來舉行較大的慶典和居民休閒活動場所。改革開放以來,城市裡悄然流行起一股「健身熱」,富裕起來的城市居民們開始關注起自己的身體健康,一到傍晚就不約而同來到各個廣場跳舞健身,人們還給這種跳舞健身活動取了個好聽的名字為「廣場舞」。

農村中跳廣場舞的則比較少見,並不是農村人不懂得健身,而是受客觀條件所限,因為在農村,廣場很少,甚至沒有;即便有的農村有些曬穀場之類旳場地,一來無寬廣的場地,二來沒有配備好照明設施,晚上鄉村漆黑一片。

但是,有著超前意識和先進觀念的移陂人,卻與眾不同、眼光獨到,廣場文化在移陂村特別受到重視,幾乎毎個村小組都建有寬闊的廣場,以供村民晚上進行健身休閒活動,廣場一般建在祖祠前面,配備了照明設施和健身器材、籃球場,堪與城市廣場相媲美。較著名的廣場有如下幾個:

(一)車壩廣場:2015年2月竣工,總面積約3900餘平方米,全部用水泥鋪底硬化,中間建有籃球場和各種健身器材,有綠化樹木、照明設施,平坦寬廣,典雅整潔,比一般的城市廣場還要美麗,是移陂村最寬闊的休閒場所。

毎當夜幕降臨,村民們晚飯過後,不約而同、三五成群,走出舒適的家門,帶著愉悅的笑容,邁著悠閒的腳步,聊著家常的閒話,從四面八方齊往廣場集中,廣場上燈火齊明,亮如白晝,音樂響起,悠美動聽,婦女們列成一隊隊整齊的隊伍,隨著音樂聲跳起了廣場舞,熟諳的舞姿,整齊的動作,不比任何城市的廣場舞跳得差,男同志則有的在籃球場打籃球,有的在健身器具上做健身運動,有的則在廣場上散步,也有的把廣場當做聚會休閒場所,幾個人在一起站著或坐著閒聊;孩子們則成群結隊、嘻嘻哈哈的在廣場上追逐玩耍。

廣場四面是一幢幢整齊美麗的村民房屋,風格各異、美侖美奐,建有三、四層的小洋樓。晚上,在燈光的照映下顯得格外漂亮,南面矗立著一棟氣勢恢宏、莊嚴富麗的建築——丁氏宗祠,把宗祠文化和廣場文化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許多初來乍到移陂的人們對廣場上這種歡樂熱鬧場景看得目瞪口呆,都會驚奇地說出意思相同的一番話:「我們去過很多地方的農村,那些農村都還不錯,但很少見過有這樣漂亮熱鬧的廣場,有這樣愉快健康的夜生活。」黨和政府提倡要振興鄉村, 讓農村城鎮化, 來到移陂, 看到這樣的廣場文化,來者都會由衷地感受到:這不就是農村城鎮化的先行者嗎?

車壩廣場總共投資34萬餘元,是本屋場善信人士牽頭集資,在原有一個規模小得多的舊廣場基礎上擴建的,為節約電資源,廣場上的照明設施很多都是村民捐建的太陽能燈。

(二)下辦廣場:2016年竣工, 廣場總面積1800平方米,總投資19萬元(包括健身器材和綠化費用),資金來源:由本組村民集資。

(三)蒼下廣場:2017年竣工,廣場面積1100平方米,有綠化,廣場上安裝了各種健身器械,供人們休閒鍛鍊身;廣場採取購地的方式,總投資50萬元,全部是由本組村民集資。

(四)新巷下廣場:2015年竣工。

(五)印坵廣場:目前正在施工,尚未硬化。

(六)車田廣場:2019年竣工。

(七)謝屋廣場:2017年竣工。

(八)移陂村民俗文化廣場:目前正在計劃籌建中,預計總投資30—50萬元,預計2021年動工建設。

此外, 幾乎每個村小組至少都有一個較為寬闊整齊的廣場供村民休閒、聚會、健身,形成了一道獨特、靚麗的風景線,形成了移陂村頗具特色的廣場文化, 這些廣場(除上面廣場外)有的已經形成, 正在準備澆築混凝土進行硬化,有的已經硬化,但正待安裝健身器材,暫時都未列出。

第二節 節日習俗(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七月半、中秋、重陽、冬至)

(一)小年

中國人不但過春節,還過大年和小年,小年是因為一個民間傳說而產生的:古時有個民間傳說,毎年的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曰和二十四日,人間所有的灶神爺都要上天去向玉皇大帝匯報這家人一年來行事的善惡,然後由王皇大帝來決定賞罰」的日子,因此,老百姓覺得要對灶神爺尊重,讓他在玉帝面前多美言幾句,於是,家家戶戶都要準備好三牲果酒來祭祀灶神,希望灶神上天匯報時多替自己說好話,多為自己爭取些福報;逐漸民間就有了臘月二十三、二十四祭灶「過小年」的習俗,希望籍此能讓灶神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小年又稱祭灶節,並非專指一個日期,因為據說人間灶神多,玉帝不可能在一天接待完,北方地區是臘月二十三、南方地區是臘月二十四過小年,而江浙滬地區把「臘月二十四」 和「除夕前一夜」 都稱做「小年」,南京地卻稱正月十五的「元宵」為「小年」;

移陂是臘月二十四日「過小年」。這一天,家家戶戶祭祀灶神,打掃屋宇,家長用松枝或柏枝紮成「臺掃」清掃灶塵,在灶壁上貼灶君神像,在鍋裡點一盞「灶燈」,備齊酒菜、麥芽糖或米糖等祭品,焚香點燭祭拜灶神;男丁都要在小年前剃好腦,父母在這一天也不打罵調皮的小孩,還給小孩們穿新衣、吃好的,還常有斬一隻大雞腿獎賞孩子們一年來的乖巧之事,所以民間多訛為「小孩過小年」;

(二)大年

農曆十二月的最後一天(一般都是十二月三十日)除夕,移陂叫「過大年」,除夕前幾天,于都縣有「送年」的禮俗,分兩種情況,一種是嫁出的女兒給娘家「送年」,另一種是娘家給出嫁的女兒「送年」。移陂屬於兩種情況的結合;剛給兒子哇好老婆、尚未娶回家時,男家要給女家送「三節」,則送端午、送中秋、送年;結婚後的第一年,女方娘家要給新嫁出去女兒送「三節」,作為對女兒的關懷,以及對女婿家婚前給女方家送了「三節」的回禮;但從婚後第二年開始,即出嫁了的女兒要給娘家父母送「三節」以盡孝道了;過年娘家送女一般送魚肉或雞鴨等禮品,過端午送扇(舊時送蒲葉扇、後來改送電風扇)、棕子;中秋即一定要送月餅;女兒送娘家就比較筒單了。有的乾脆就包個大紅包給父毌,也就是送錢讓父母去買自己合意的東西,特別是一些在外面打工的女兒,沒時間回來給父母送年、送節,乾脆給父母匯些錢作為禮物。

除夕這一天,是除舊迎新的日子,家家戶戶都要大掃除、祭祖、團年、守歲,屋宇上上下下、裡裡外外都要打掃清洗乾淨,一家老小還要用「柑葉」即柚子葉煎水洗澡,現在用柑葉煎水洗澡的習俗在一些地方已經沒有了,但洗澡過年即是必須的,意思是身上(含衣服)也必須換洗乾淨以迎接新的一年;

接著,就進行「貼春聯」、「貼喜帖子」,這是毎年過大年所必須進行的,喜帖子是長約二、三十公分、寬約十至十五公分的長方形紅紙,上面寫著或印著幾個字(一般是四個字)的吉利話,如「新年快樂」、「迎春接福」、「身體康健」、「老少平安」、「出入通達」等,每條小門或巷口,包括房間、廚房、衛生間、牛豬欄都要貼一張有針對性的喜帖子,比如老人房間貼「健康長壽」或「老身康健」,中年人貼「財源廣進」或「官運亨通」,讀書的孩子的貼「學業進步」,廚房貼「百味清香」、衛生間貼「清潔衛生」、牛豬欄貼「六畜興旺」 等等;大門即貼三張或五張;一般是「開門大吉」、「迎春接福」、「丁財兩旺」 等類;大門、包括院門兩旁還要貼春聯,春聯是對聯的一種類型,是用十幾公分寬,長度不等的紅紙寫上對偶、又貼切過年、辭舊迎新時景的吉利話,一般左邊貼上聯、右邊貼下聯,上聯結尾字是仄聲,而下聯結尾字即必須是平聲;自從明太祖朱元璋寫出「新年有餘慶、佳節號長春」 的第一幅春聯以來,寫春聯的習俗一直延續到現在,成為中國漢族人過大年、春節所必不可少的一種民俗文化;貼好喜帖子和春聯,接著進行敬神祭祖,

於都人勤於敬神、祭祖,移陂人也一樣,過年尤其隆重,祭品特別豐厚、態度持別虔誠;家家戶戶都帶著祭品、香燭、鞭炮到祠堂或廳廈去祭拜祖先,這天各個屋場的祠堂廳廈裡都是燭光沖天、香菸凝雲、鞭炮震耳,煙花耀眼,盛況空前;

祭祖回來則是吃年夜飯,俗稱「團年」。團年的菜餚以長形、園形為主,如獨具於都地方特色的炒肚尖、魚丸、肉丸、扣肉、棕貝炒肉等,此外,大魚大肉、宰雞殺鴨也是必定有的;會喝酒的還會開上一瓶平日愛吃的酒,反正吃得特別豐盛;以慶祝全家健康平安度過一年、及一年來家裡所取得的收穫和功績、並預祝明年家業更加興旺、財運或官運更加亨通;

吃完年夜脕之後一般就是「給壓歲錢」和「守歲」;給「壓歲錢」過去都是父母等長輩給晚輩、特別是給家中未成年的小孩,據說壓歲錢其實是「壓祟錢」,「歲」和「祟」諧音,是用來壓住「邪崇」 的,古時俗傳有一種身黑手白的小妖,專門於除夕夜出來危害小孩,後來得神仙指點,長輩給小孩包了「壓歲錢」,小孩就可平平安安度過一歲,給晚輩的壓歲錢無論多少,原則上都歸脕輩自由支配,父母等長輩都不加幹涉;近些年來又流行有經濟能力的兒女、孫子等晚輩過年給長輩「壓歲錢」,作為對父母、長輩一年辛苦的報答,並有給長輩「添福添壽」 的意思,這是中華民族「敬老」傳統的具體體現;

給完壓歲錢後就是「守歲」了,古代「守歲」是將家中各處點亮燈燭、叫做「歲火」,各處「歲火」必須有人守著,通宵達旦不得息滅,以求過年過得光明願遂、來年更加興旺發達之意。年長人守歲叫做「辭舊歲」,有珍惜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一是要珍愛寶貴年華,努力學習工作,二是為延長父母、長輩壽命;如今「守歲」也與時俱進,平時一家人為了工作或學習不能在一起,過年了大家歡聚一堂,一面味嘗茶酒果點,一面敘舊話新,或者一起看電視、觀春晚,談家事、敘親情。直到過了子時「出行」,開始了新的一天和新的一年。

(三)春節

除夕守歲守到過了十二點鐘,「春晚」也結朿了,第二天到來了,農村裡各家各戶開始「出行」,迎接「春節」的到來。所謂「出行」,就是從舊的一年中走出來開始新的一年了,各家各戶要大開中冂,焚香點燭祭拜天地,燃放鞭炮、煙花,迎接新的一年到來,預祝新的一年家庭更加幸福美滿,家業更加興旺發達,家人更加健康平安;各家各戶「出行」有先有後,並不能一律,所以從過了「子時」(晚上11點到1點)開始一直到天亮,都有人「出行」,因為「出行」有一特點,就是一定會敬神、放鞭炮、放煙花,所以除夕夜從半夜開始一直到天亮,到處鞭炮響聲如雷,滿空煙花繽紛奪目,春天和福氣也隨著鞭炮和煙花降落到人間,成為了除夕晚上的一大特色;

第二天早上,已是正式的春節了,「出行」以後就到祠堂祭祖, 禮儀規矩一如過大年時,祭祖後回來吃早飯;春節和其他節日相比,有幾個不同的特色:一是春節的早餐,也就是新年的第一餐飯一定要吃素,很多人不明白這個道理,認為是春節早餐吃素是人們為了行善積德,其實不是,真正的原因是自從小年後,每天大魚大肉,尤其是過大年豐盛的年夜飯的各種葷腥,更讓人們吃膩了胃口;加上「守歲」和「出行」,累得人們幾乎一夜沒睡,第二天早上肯定沒有精力去搞太多的葷菜,更沒有胃口去吃玔些油膩膩的大魚大肉,搞幾個清淡的蔬菜既可清腸胃,那些蔬菜好聽的名稱又可讓新年伊始就獲得個吉利的好兆頭,因為「菜」的諧音是「財」,大年初一吃大菜、韮菜、芹菜、菠菜、芋子、藠子、蔥子、豆子、大蒜等蔬菜,諧音依次是「大財」、「久財」、「勤財」、「波財」「有子」「巧子」、「聰子」、「多子」、「大算」(錢多才要大算帳),都是吉利話,春節早餐吃這些是個好兆頭,會使新的一年家中更加五穀豐登、百業興盛、萬事如意!;

春節是「辭舊迎新」的節日,合家都要穿新衣服,小孩子春節特別高興,穿著新衣、新褲、新襪、新鞋、新帽子,衣兜裡放著糖果和「壓歲錢」,可以去自由購買自己喜歡的玩具和零食,而且新年這幾天,家長依風俗不能打罵小孩,也不能驅使孩小們去幹活,孩子們可以盡情遊玩,所以春節是孩子們最快樂的節日;

春節只能說好話,不能說不吉利的話,有很多忌諱,如不能說「死」、「病」、「窮」、「苦」、「倒黴」、「短命」、「鬼」等等,甚至連數字「四」、「七」也認為是不吉利,不能說、更不能用,包紅包裡面的錢數不能逢「四」或逢「七」,例如包六十四元、八十七元或四十元、七十元,甚至四百元、七百元都不行;同時,春節家中不能掃地,認為會把財運掃走;年初二可掃地,但只能從外往裡掃,不能從裡往外掃,不能倒垃圾,認為會掃走「財神」、倒掉「財氣」;到了初三日是俗稱的「生蟲日」,實際上是「送窮日」的諧音,家家戶戶清掃垃圾,並焚香燒紙將其送出屋外、謂之「將窮送走」倒在路旁,意味著「窮去富來」;這一天還不能進菜園摘菜,否則,這年的蔬菜就特別容易生蟲;

此外,春節父毌會帶孩子去給長輩拜年,長輩一般會給來拜年的小孩一個紅包;鄰居或族人見面都要互相抱拳說聲:「恭喜發財」;屋場較小的家族合族各家要拿出「花生」、「麻糖」、「蘇子」「雲片」等「果子」(糕點)到祠堂去,大家一起「吃茶」,家族較大的屋場也有分片或相鄰的幾家合起來在某家或坪上「吃茶」的;以增進族人的團結和感情;

從初一到初七,各家各戶基本上都在「聊新年」,不到農田裡去幹活,到了初七,吃了「七寶羹」後,才開始幹一些零星的農活,有句俗話叫「吃了七寶羹,各人做零星」,所謂「七寶羹」,是由七種「魚」、「肉」「芋頭」「蘇子」、「花生」、「大米」、「豆子」或「青菜」、「豆付」、「米果」、「雞肉」等也可,總之是七種食物混合在一起煮成類似稀仮的「羹」來吃;而真正「聊新年」結束則要到過完元宵節後;解放後的大集體時期,提倡移風易俗過「革命化」新年,各生產隊一般大年和正月初一全日休息,正月初二開會,初三開始就要幹農活了,現在從初六開始,在外地工作、打工、經商、創業回家過春節的移陂人就陸續要回去上班了,老年人和小孩則繼續留在老家迎接元宵的到來;

(四)元宵

中國民間有傳統節日「三元」節,上元節就是農曆正月十五日的元宵節,「元」是始、開端的意思,農曆正月是一年之始,故稱元月,古人又稱夜為「宵」,所以把一年中的第一個月圓之夜的正月十五稱為元宵節,這天到處舉行「賞花燈」故又稱「燈節」;「中元節」就是毎年的農曆七月十五日,又俗稱「鬼節」;「下元節」在每年的農曆十月十五日,是「水官大帝」禹的生曰,相傳這天禹會下凡為民解危,因此又稱「消災日「、「下元水官節」,但在移陂、甚至在整個於都,似乎都沒有過「下元節」的風俗;

元宵節是「聊新年」的最後一個重要節令,過了元宵節,「聊新年」就結朿了;元宵節的文化價值在於它是全民的狂歡節,人人參與、樂在其中,元宵節完全形成在隋朝,盛行於唐宋,那時元宵賞燈十分興盛,無論是京城或是鄉鎮,處處張燈結彩、滿城火樹銀花,十分繁華熱鬧,這天京城會舉行盛大的「賞燈」、「猜燈謎」娛樂,據說「至高無上」的「皇帝」有時也會在紫禁城城樓上賞燈「與民同樂」,是夜「金吾弛禁、特許夜行。貴臣戚屬及下俚工賈無不夜遊」,這種風俗傳至今日雖已大為遜色,但許多城鎮依然保持著元宵賞燈、猜燈謎等娛樂習俗;

移陂人過元宵習俗與其它的節日基本相近,部分地方有吃湯圓的習俗,主要的節日特色是「元宵烊燈」,前一年生了男孩的人家於元宵節或之前的吉日在祠堂或廳廈懸掛「百子燈」、「子孫燈」,敲鑼打鼓吹嗩吶,並宴靖親友族人以示慶賀;有些地方舉行燈會,如打茶籃燈、滾龍燈等,有的地方在初一就開始,但有的地方是正月「開圩日」(第一個圩日)開始,至元宵節達到高潮;不管是茶籃燈還是龍燈,燈彩到了家門囗,都要放鞭炮迎接,叫做「接丁」、「接財」;還有的地方元宵夜人們三五成群,悄悄前往別家菜園裡偷大菜、蘿蔔、白菜、韮菜等青菜,謂之「偷青」、「拉青」。俗傳這天夜裡這些「偷」來的菜,能栘祛邪除病、變得更健康、聰明、大度;

(五)清明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既是一年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節日,一般在公曆4月5日前後,又是一個記念去世親人的傳統節日,融匯自然節氣與人文風俗為一體,與春節、端午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清明節源自上古時節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主要習俗就是踏青遊玩和為去世的親人「掃墓」,俗稱「掛紙」;舊時,清明祭祖節時間就很長,有十日前、八日後及十日前、十日後都可掃墓祭祖的兩種說法;

移陂和於都許多地方也不一定在「清明」正日去掛紙,而是據說在「清明」前後十五天也就是在「春分」後、「穀雨」前都可去掛紙祭祖,但統統都叫「清明掛紙」。掛紙這一天,家家戶戶準備好三牲(雞、肉、魚),也可用鴨代替雞,還有好酒一瓶、香茶一壼、神飯一碗,有的還在神飯上面豎插一顆雞蛋,用紅紙剪朵蛋花套在雞蛋上,竹筍(套上紅紙剪的筍花,蔥子(用紅紙條纏著),此外還有冥紙、香燭、鞭炮等,一家大小老少都可去。且不避婦女,帶著鐮刀、鐵鍬等工具,挑著祭品香燭先去祠堂祭過合族祖先牌位,然後出發去各處祖墓掛紙;過去沒有公墓這個概念,自然也就沒有公墓區,各家各族的祖墓也不是集中在一個地方,而是請先生四處去尋到風水好的地方為去世的親人建墓,希望籍此好風水能興家降福;往往一家人口幾代的祖墓分散在相距十幾裡甚至幾十裡的幾處地方,一天走不完,要分幾天才能掛完紙;所以清明掛紙也等於踏青遊玩了;

到了祖墓邊,一家人先動手將祖墳上的雜草、樹枝、荊棘砍掉,用鐵鍬將各種垃圾一起鍬光,將祖墓清理得乾乾淨淨,然後在墓門頂上掛上三至五張冥紙,在墓門前插上香燭,左右相鄰的墳墓即便是別姓的也最少要掛一張冥紙,插一支香、一支燭,以表示對去世親人鄰居的尊敬,希望他們在冥府能夠和睦相處,然後在祖墓前點燃香燭、燃放鞭炮,虔誠行過禮,然後轉去別個祖墓清掃祭拜;

有的清明掃墓由一個家族或一個支系合起來一起去,敲鑼打鼓、吹嗩吶,非常隆重,遠的地方開車或租車去,一般家族公祭禮節較繁,家祭則較為簡便,所有該祭掃的祖墓全祭掃過了,再回到祖祠祭拜,然後整個清明祭掃的禮俗全部完成;

因為祖墓一般建在山崗上,山崗上草木茂盛,掃墓掛紙時點燃香燭、燃放鞭炮極易引發火災、焚毀山林,由於近些年經常發生清明掃墓引發山火的事件,所以政府提倡文明祭掃,不準帶火種上山,不點燃香燭、不燃放鞭炮,而是在墓前獻放一朿花以表後裔孝心;

(六)端午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曰是端午節,又叫「端陽節」「五月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正陽節、天中節等,端午節本是我國先民創立用於拜祭龍祖、祈福闢邪的節日,後來因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國愛國詩人屈原是楚懷王的大臣,面對強大秦國的威脅,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卻受到朝中投降派的排擠,遭讒免職,流放到沅、湘流域,後楚國被秦國所滅,屈原在五月五日懷著亡國之痛,跳入汨羅江自盡,楚園百姓非常哀痛,人們從四面八方紛紛湧到江邊憑弔屈原,就將端午節作為記念屈原的節日了,以後在每年旳農曆五月初五日,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等重要習俗,划龍舟被當成大冢爭先划船去打撈屈原屍身,包粽子吃被當作因怕江裡的魚將屈原屍身吃掉,所以用糯米煮成團拋入江中餵魚;端午節另外還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說法。

總的來說,端午節起源於上古先民擇「飛龍在天」吉曰拜祭龍祖、祈福闢邪,注入夏季時令「祛病防疫」的風尚,但後來漸漸演変成記念愛國詩人屈原的節日,充分說明愛國主義情懷在中華民族中佔據了主導地位。移陂人過端午像過春節、過中秋一樣,有「送節」的習俗,前面「大年」中已有闡述,這裡就不再重複;此外,還有門上「插艾草」、「掛菖蒲」、人人「飲雄黃酒」、腰上「系蛤蟆藤(海金砂藤)」、「戴香包」、「藥草煎水洗澡」等習俗。據說這樣做既可闢毒蟲、防止蛇蟲咬傷,又具有驅鬼、闢邪、禳兇、防病等多種功能;于都縣城及周邊水鄉還有端午賽龍舟習俗,龍舟競渡、觀者如堵、歡呼如潮,熱鬧渄凡。

(七)七月半

七月半又稱「中元節」,不僅在移陂,在整個於都的民間都是個重要的節日,「中元節」源於東漢後道教的說辭,道教有「三元說」:「天官上元賜福、地官中元赦罪、水官下元解危」;意思是說「七月半(中元) 是地官誕辰日,是祈求地官赦罪之日,陽曹地府在這天會放出全部鬼魂, 使得家家戶戶已故的祖先都可回家團圓,久而久之,便將七月半祭祖節稱為『中元節』」,到了唐朝,由於朝廷高度推崇道教,中元節更加興盛,「中元」之名便逐漸固定為七月半的節日之名,且節時定於農曆七月十五日,並延續到今天。

七月半節有許多習俗,移陂和整個於都都稱為「鬼節」,因為這天主要是陽世之人為祭奠祖先亡靈宰雞殺鴨,燒錢包、衣紙、近年甚至有燒用紙做好的別墅、小轎車、各種家電給已故的親人,希望親人們的亡靈收到這些錢鈔和財物後能在陰曹地府過上更舒服、更富裕、更幸福的日子,認為這個節日陰曹地府會大開「鬼門關」,讓所有鬼魂回家去領取子孫們供奉的食品和錢財;過了七月十五日便又會關上「鬼門關」;所以在七月半這天家家戶戶都會製作(或向專門製作錢包的商人購買)許多錢包、各種財物,錢包上要按一定的規格(俗稱過黃道)寫上接受者的名諱、寄件人的姓名,以及接受者和寄件人是什麼關係(例如父子關係、祖孫關係、曾祖與曾孫關係等等),財物上也要用紙條寫清楚寄件和收件人,然後堆在宗祠門口放火焚燒,燒化後亡靈就可收到,他們就會根據姓名將各自的錢包和財物取走。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都知道七月半這種習俗,不過是陽世人孝心的一種寄託、一種孝道文化的傳承。

為了使一些孤魂野鬼同樣分享到人間的供奉,不會因一無所得感到絕望、嫉妬、憤怒而作惡,人們也會在給祖先「燒錢」時,分出一些紙錢,用民間的土紙(俗稱表心紙)寫明是給孤魂野鬼們「均分受用」的,然後也燒給他們。

移陂和於都其他一些鄉村有「七月半懸衣」 的習俗:就是在當年去世的人,如果農曆七月前已過了「七七」四十九天,則要在農曆六月的最後一天在祠堂或廳廈為之「懸衣」,(將一幡很長大的紙上畫著的冥衣掛在牆上),然後在農曆七月初十開始到七月十四為止把懸衣燒掉,有的在燒衣時還會做香火,叫做「澆衣香火」。

因此,七月半(中元節)是個孝親敬祖的節日,是一種讓子孫後代永遠能記住歷代先祖,讓中華民族的孝道文化世代傳承的好方法、好習俗,因為燒的錢包上要寫清楚是寄給那位祖先的,還要寫清楚這位祖先與陽間的寄件人相互間的關係,就必須記住歷代祖先的名諱,否則錢包就沒法寫;所以,許多人家裡都準備好了一本「錢包簿子」,上面把去世的高、曾、祖、考、歷代祖先的名字和歷代祖婆的姓氏都記在這本「錢包簿子」上,有的人家中的錢包簿子幾乎等於是一本簡明的家譜,這樣一來,每年七月半寫錢包,父親寫了兒子寫,兒子寫了孫子寫,子子孫孫都能記住歷代祖先的名字,孝親敬祖之風就能夠世世代代永遠傳承下去。

(八)中秋

毎年的農曆八月十五日是「中秋節」又叫八月節;中秋節是一年當中除「春節」外最重要的節日,移陂和整個于都縣都有「送三節」的習俗,那就是「送端午」、「送中秋」和「送年(大年,也等於送春節)」,已出嫁的女兒八月節前和娘家要互送月餅,這就叫「送中秋」。

「中秋」這一詞最早記載於《周禮》,根據我國曆法,一年分四季,一季三個月,農曆七、八、九三個月是秋天,八月十五日剛好是八月中旬,又是秋天的中間點,故稱「中秋」,另外,一年四季中,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秋季的第二個月八月故名「仲秋」;但直到唐朝初年,「中秋」才成了固定的節日;民間有「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的神話流傳。

各地的中秋節都有自己的習俗,但也有兩個共同的習俗,那就是「中秋賞月」、「吃月餅」,可能天南地北、古往今來過中秋節,這兩個習俗都是有的;中秋節吃月餅,是取「合家團圓」之寓意,不管你喜歡不喜歡,都必須品嘗一些月餅;賞月呢,是取「天長地久、人月兩圓」 之意;晚飯後,一家人圍坐在院子裡或大門口,卓子上放著月餅、柚子和瓜果茶酒,一邊玩賞著天上那輪明亮皎潔的圓月,一邊談論著幸福美滿的家常,其樂融融,有人會情不自禁地吟出「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的名句來。

有一種說法,認為中秋吃月餅的習俗是因元未,大家秘密串連要起來反抗元韃子,因元韃子對漢族人防備監管得狠嚴,據說十戶人共用一把菜刀,大家就在八月十五中秋日互送月餅,月餅裡面夾著紙條,約定了起義的時間,最後成功起義、取得了勝利,從此就將「吃月餅」定為中秋的習俗;有人根據這種說法,認為吃月餅的習俗源於元末明初,這種說法其實值得商榷,北宋著名詩人蘇軾就寫過一首中秋吃月缾的詩:「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怡,默品其滋味、相思淚沾巾。」 從這裡可以看出北宋已有中秋吃月餅的習俗,也許是到了元未明初,因為反元義軍利用了月餅傳送情報,這種習俗又賦予了一種新的意義,因而得到了進一步的推廣和流傳。

(九)重陽

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重陽節《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兩九相重、日月並陽,所以叫做「重陽」,也叫「重九」。

重陽節的源頭,在秦時的《呂氐春秋》中就有反映農曆九月已經有了以慶祝豐收為名的祭祀天地神靈和祖宗的活動之記載,漢朝的《西京雜記》中就有記載,在重陽節這天佩戴茱萸、飲菊花酒以求長壽的習俗。但一開始這些慶祝重陽節的活動只是宮廷或官方的慶祝活動,並未形成規模;直到唐朝,重陽節被定為正式節日後,宮廷和民間開始一同慶祝,在節日期間舉辦各種動,唐代詩人王維那首膾炙人口的「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臨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的名詩就是描寫他在重陽這天在異鄉登高、插茱萸、思念親人的詩句;

宋朝時重陽節最為熱鬧,明清時期則沿襲了唐宋傳統,總的來說,傳統上重陽節有如下一些習俗活動:1、飲菊花酒;2、登高望遠;3、插茱萸;4、吃重陽糕;5、出嫁女兒歸寧。

到了現代,移陂和整個于都縣過重陽節基本上都只剩下用油炸米果吃(吃重陽糕的更新),薯包泡酒等習俗了,古代那些飲菊花灑、登高、插茱萸、歸寧等習俗從清朝中葉就已經漸漸式微;新中國政府將「重陽節」命名為「敬老節」,倡導在這天進行各種敬老活動,這是對傳統節日習俗一種良好的革新,受到了民間的普遍歡迎。

(十)冬至

冬至是一年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節日,是一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陰氣已至終極、陽氣開始回升,過了冬至,白天的時間逐漸長了起來,俗有「夏至過了(白天)短一線,冬至過了(白天)長一線」 的說法;而且,從「冬至」開始及此後的「三九」寒天,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時間,民間有所謂「夏至不過不熱,冬至不過不寒」、「冷在三九」 的俗語。

冬至過節源於漢代,盛於唐宋,一直延續到今天,是個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清嘉錄》有「冬至大如年」 的說法,故冬至又稱為「亞歲」,說明古人對冬至十分重視;漢朝以冬至為「冬節」,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並例行放假;唐、宋吋期,冬至是祭天、祭祖的日子,皇帝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天要祭拜祖先和父母尊長;到了現代,各地過冬至的習俗有很大的不同了。

移陂和整個于都縣解放後過冬至保留下來的最明顯、最流行的習俗有以下幾點,一就是民間認為「冬至」日百無禁忌,不用請先生選日子,在這天可以進行「塑灶、建房、修墳、過火(喬遷)」 等 各種活動;二是新做的墳墓冬至日要進行「攔冬」,也就是要備好三牲酒禮去墳前燒紙祭奠;還有就是認為立冬後至冬至日的水最醇、最潔淨,用來釀酒最好,特別是冬至日釀的酒不但味道鮮美可口,而且久藏不壞,有句民間諺語:「冬至釀酒,留到明年九月九」,雖有所誇大,但留到第二年蒔田是沒有問題旳,如果用過了冬至的水釀酒,即使相差一天,情況也大不相同,釀的酒很快就會「上白」,酒味變質、甚至變酸。

第三節 婚喪嫁娶(紅白好事)

于都縣是個「純客縣」,移陂是個「純客村」,居住的都是「客家人」,所以移陂的婚喪嫁娶等紅白好事的習俗,大致和于都縣其他農村基本相同,但同中有異,還是有一些差別,現在分別簡單的闡述如下:

一、結婚習俗

(一)結婚年齡的變化

民間有句俗話叫做:「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古代民間普遍結婚較早,唐朝13歲就可結婚,清代以前普通男女大概15歲以前就成親了,女的成親年齡比15歲還小;13歲以上就可以結婚成家;明代甚至規定:要是女孩子到了15歲還不嫁人,父母都會受連累,甚至可以坐牢;

到了民國時,當政者知道太早結婚不利於健身強種,試圖改革明清的早婚弊政,在當吋的《民法·親屬編》中明確指出:「早婚足以弱種」,並規定了「男未滿十八歲、女未璊十六歲不得結婚」;但幾千年封建王朝的早婚弊俗積重難返,民間還是常有在十四五歲就結婚成家的情況;

新中國成立後,第一部婚姻法規定:「男子結婚不得早於二十歲、女子結婚不得早於十八歲」,後來又將結婚年齡修改為「男子不得早於二十二歲,女子不得早於二十歲,晚婚晚育應當鼓勵」,再後來隨著人們「三觀」的改變以及工作壓力和生活壓力的增大,現在男的超過三十五歲、女的超過三十歲沒有結婚的大齡男女越來越多;

(二)婚戀選擇權的變化

清代以前,男女結婚都是由父母做主,所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是男女雙方婚戀選擇配偶的「金科玉律」,任何人都不得違反,於是男女成親都是由父母代為選擇配偶,很多男女雙方連面都沒見過,更為荒謬的是,父母為兒女定下的「娃娃親」、甚至雙方還懷在母親胎裡時父母的「指腹為婚」,兒女長大後也必須遵從與之成親;而且民國以前還一直存在著一夫多妻制;

新中國決心將父母包辦婚姻以及一夫多妻的現象徹底予以改變,以《憲法》、及《婚姻法》等法律形式明確規定:「 戀愛自由、婚姻自主」,「禁止破壞婚姻自由」、「公民享有婚姻自主權,禁止買賣、包辦婚姻和其他幹涉婚姻自由的行為」「實行一夫一妻制」;現在,移陂和整個于都縣男女雙方結婚基本上都是自由戀愛、再到民政機關進行合法登記,然後結婚成親,而且,一夫多妻要被追究法律責任,基本上已被杜絕;

(三)結婚習俗的變化

移陂是純客村,保留著許多客家習俗,其中也包括結婚的習俗,在民國直至解放後很長一段時期,移陂等客家(主要是農村)婚姻習俗基本是在遵循《周禮》的「婚姻六禮」(納彩、問名、納吉、請期、親迎)的基礎上又有所發展,形成了獨具地方特色的民俗習慣,一般按以下流程進行:請媒人去提親(相當於「納彩」),相親、合八字、查家下(相當於「問名」),商定彩禮、(相當於「納吉」)、報送正式迎娶的日子(相當於「請期」),然後迎親回冂(相當於「親迎」);

首先請媒人是必不可少的,即使結婚的男女雙方本就熟識,也必須請媒人參加整個結婚儀式,直到將新娘迎娶回家,付給媒人的「折車紅包」(媒人沒有坐車的行路錢)後,媒人的使命這才終止;

相親又叫「看妹子」,男女雙方互相看過滿意後,就去「合八字」:拿兩人的「八字」即出生的年、月、日、時,共八個字,例如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丁卯(時)去請先生合(核查)看可會相衝相尅,如合得來,接著就去「查家下」,也就是查查男方家底情況,如基本可以,接著就雙方商定付給女家的彩禮,用紅紙逐項載明男方應當付給女方的錢物,叫做「籤紅單」,籤好紅單接著做「親家酒」,就是請女方長輩赴酒宴,這場婚事就算是正式定下來了,男方將該付的彩禮按紅單上載明的一一付給女方家裡,就可以挑選好迎娶的吉日,報送給女方家裡(新中國迎娶前還要先去結婚登記),然後按報送給女家的迎娶吉日抬著花轎吹吹打打去女家迎娶

新娘一般在女方祠堂或廳廈上轎,女方會派人將大門關上,要男方塞進紅包後再打開大門讓迎親之人進去,然後又要和女家「找利市」(各種要付的紅包),找好利市後,由新娘旳兄弟輩將新娘背到祠堂上花轎,男方要給背新娘的人一個大紅包,叫做「帶出利市」,然後男方迎親隊伍抬起新娘,一路吹吹打打回到男方祠堂成廳廈,在這裡要讓新娘在花轎裡坐上好一會才會進行拜堂,叫做讓新娘「坐落性」,據說這樣做了,以後新娘做事更有耐心、更少發脾氣;

接規矩拜過天地後送入洞房(新房),在新房要將新娘袋子裡從娘家帶來的紅棗、花生、桂圓、豆子、蓮子等果子分給簇擁在新房裡的小孩和婦女,叫做「表新娘果子」,脕上請人到新房鬧房(又叫吵房),說是既可闢邪,又可讓新娘早生貴子,有些地方吵房的人吵得很粗俗,但新郎、新娘都要容忍、不能生氣,因為據說吵房吵得越兇就越吉利。至此結婚的儀式算是全部結朿了;

結婚後的第二天,新娘早上起床洗刷後,要向家公、家婆(丈夫的父母)行禮,家公、家婆要給行禮的兒媳婦一個大紅包;第三天,新郎、新娘要一起去新娘娘家,叫做「三朝轉門」,按習俗不能在新娘娘家腄,必須當天趕回男家,民間普遍認為新婚後女兒和丈夫在娘家留宿不吉利,不但會使房屋生白蟻,還會背時倒運;

現在男女結婚的習俗也有很大變化,許多男女,特別是一些有文化、有工作的男女結婚喜歡搞「新事新辦」,由於雙方是自由戀愛,雙方互相早有了解,如果認為對方符合結婚的條件,根本不需要「請媒人」、「相親」、「合八字」、「查家下」那套程序,雙方議定好給娘方父母多少鈍,不籤什麼紅單,男的把錢給過女家後,再拿錢給女的去添置該添罝的東西,然後定下結婚日期,發請帖請雙方父母親人來參加婚禮即可,也不需「迎親」、「拜堂」、「鬧房」那一套,請個婚慶公司主辦結婚婚禮就行了。

二、生育習俗

古人對結婚生育、傳宗接代是非常重視的,有句古話叫做「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一些官紳人家如果兒子成了親幾年後兒媳婦還沒有生育,就會安排兒子納妾(娶小老婆);

一旦新媳婦懷了孕,那可是大喜事,男家會祫她安胎(少做事、禁夫妻同房、吃安胎藥籌),女的娘家即會送豬肚給孕婦吃;

移陂和整個于都縣一樣,小孩出生後,如果是男孩就要向同個屋場的族人(客家基本上是聚族而居,同個屋場的大都是族人)表(分發)紅蛋報喜,一般每家表兩個紅蛋,所謂「好事逄雙」;接著就要為新生兒做「三朝」、做「滿月」、做「過周」(小孩滿周歲),最重要的一點,是生了男孩子,第二年春節後要舉行「烊燈」,移陂的「烊燈」習俗和於都其他一些地方很有些不同之處:

栘陂舉辦烊燈的有十四個屋場(以舊時的屋場的排列沿襲至今):依次是:1,新蒼下,2老蒼下,3,上下辦,4,下辦老廳堂,5,旗下,6,謝屋,7,大村、土前,8,中排,9,排上、印坵,10,車田,11,陂角,12,豐樹下,13,塘囗,14,坳腦;

這十四個屋場組成一個燈會,每個屋場都有一個燈會的頭人,每年舉辦烊燈(叫出燈)的順序是從上到下(由第1位的新蒼下開始依次輪流到第14的坳腦)或由下到上(由第14位的坳腦反向輪到第1位的新蒼下);具體如何輪流由十四個屋場的頭人議定,從正月初一開始,每個屋場烊燈一天,直到正月十四日烊燈全部結朿;如果是從上到下的順序,初一是第一位的新蒼下,初二就是第二位的老蒼下,依此類推,到正月十四日就輪到第14位的坳腦;如是從下到上的順序,初一就是第14位的坳腦,初二就是第13位的塘口,依次類堆,正月十四日就輪到第1位的新蒼下了;不管是那種順序,一經定下,中間不得改變;

烊燈要從廟裡把14尊菩薩抬到祖祠裡,這十四尊菩薩是:1,石仙公,2,龍王公,3,冉公,4,曉亮公,5,丙六公,6,賴八公,7,祖七公,8,賴公1尊,9,伍保公,10,張爺公,11,水壽公,12,李公,13,黃公三壽,14,羅仙公;

每逢第二年當頭(初一)烊燈的屋場,要在本年農曆十二月底把廟中這十四尊菩薩找回送至廟中洗臉、洗澡、負責找好扎紙藝人紮好做的龍船一隻,座燈1盞,逢當頭的屋場大年初一要去廟中把菩薩請到本屋場廳堂整齊排放好,進行朝拜,敲鑼打鼓,香火不斷。然後第二天由下一個烊燈的屋場接去,依次各屋場輪流進行十四天;第十五天頭人要把全部的菩薩集中在頭人屋場廳堂,第十六天拍一尊菩薩賴公、道士、樂師人員若干人,把龍艁送到河邊,燒香、燒紙謝神,去河邊時菩薩身像要由人翻背著去,回時順背回來;此外:1,剛結婚的男女要到燈會(從廟中)領一盞燈回家,寓意早生貴子;2,第二年(或以後)生了男孩,要自己出錢買一盞燈送至廟中;

這種獨特的烊燈習俗在於都客家的民俗中也是少見的,自明代興起至今,巳有傳承了幾年的歷史。

過繼和招郎也算是生育習俗裡面的一種特殊情況,首先來談「過繼」:移陂和其他地方的客家人都非常重視宗祧繼承的向題,如果有某對夫婦一直不能生育,可以進行「過継」,就是將同胞兄弟或堂兄弟的兒子「過繼」一個自己名下繼承宗嗣;「過繼」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全過繼」:以後這個過繼來的兒子就算自己的親兒子,所生孫子等後裔族譜上就只能記在這位過繼父母的名下、算他的後代,而與原來的親生父母無關了;還有一種是「雙祧過繼」,這種過繼大都因兄弟倆一人沒兒子,另一人也只有一個兒子,就只好將那個惟一的兒子過繼一半給沒兒子的,自己留一半,就叫「雙祧」,也就是俗稱「一子頂兩房」,以後族譜上將這個「雙祧」兒子生的孫子也按每人一半分別記在親生父母和過繼父母名下;

其次就是招郎:所謂招郎,就是有的人沒生兒子,但生了女兒,可以叫其中一個女兒不出嫁,招一個女婿來家中,所生的兒子跟母親姓,算是爺爺的孫子來繼承香火,這就叫「招郎」,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男到女家,這種習俗不但在客家,就是在非客家的漢族中也比較常見,這也是一種約定俗成、被普遍認可(包括歷代官府認可)的民間習俗;

三、喪葬習俗

移陂等客家人對喪葬也是非常重視的,有所謂「死者為大、入土為安」 的說法,辦喪葬甚至比辦婚事的規矩還更多、更為隆重,這是中華民族孝道文化的具體體現;自幾千年的古代到新中國,喪葬習俗基本上都沒有很大的變化,死者都是實行土葬,(近年來雖然政府強調改土葬為火葬,但許多人家將死者屍首火化後,還是將骨灰葬入土中、建起墳墓);家景比較寬裕的家庭會在父母年老後(早些年一般是在六十歲後),就會為父母購買好「壽木」(棺材),請風水先生尋找風水好的吉地為父母建壽墳(又叫生基),為父母「加壽」,其實是為父母百年之後的後事做準備;經濟一般的家庭起碼會在年老父母生病時為他們購買好「壽木」(棺材),以備不時之需;至於墳墓呢,即可在父母身故後再覓地安葬並建墳;

喪葬一般有如下習俗

(一)送終:父母病危時。兒女、孫輩等親人要守護在父母病床前,等著他(她)咽下最後一口氣,叫做「送終」,凡昰父母咽氣時不在身邊的,叫做沒有送到父母的終,會引為憾事。

(二)哭喪:父母病病危沒有咽氣前,兒女只能流淚或抽泣,不能放聲大哭;咽氣後,即應跪在地下嚎啕大哭,哀父母之永別,送父母最後一程,叫做「哭喪」,有的地方叫「嚎喪」。

(三)妝死:就是取水給死者擦好臉、抹乾淨身上,叫做「浴屍」或「抹屍」,有的地方還會取化妝品給死者臉上化好妝;接著給死者穿上早已準備好或臨時趕製的新衣服(壽衣)、新鞋帽(壽鞋、壽帽),一般是上五下三(上面穿五件壽衣、下面穿三條壽褲),也有上七下八的,並給死者左手握些紙錢,右手握根「打狗棍」,有的會讓死者口中含銀珠或銅錢,這樣整個「妝死」程序就完成了。

(四)下榻:給死者妝扮好後,需將死者抬到地下預先準備好的門板或竹床上,叫做「下榻」,把死者生前睡的床鋪拆去,並在死者頭頂位置放一盞油燈,叫做「腦頭燈」,直到死者入殮,必須保持這盞油燈長明不滅;接著將門板缷下橫放在房間冂口,然後在門口放一碗「神飯」,點燃香燭,焚燒紙錢,如果要幾天才能「入殮」,還須用籠子裝只貓放在房間裡,防止有老鼠去咬屍身。

(五)報喪:上述事項安排妥當後,無論父喪母喪,均須前往母舅家裡告知親人死訊。具體做法是孝子由人陪同(亦可單獨前住),無論晴雨,都要帶上雨傘,走到母舅家祠堂成廳廈,點燃香燭,燃放一掛百子鞭炮,然後跪在神案前,等母舅或其家人聞訊趕來,孝子就匍匐在來人面前,稟告父或母不幸去世的噩耗,叫做「報喪」,孝子由母舅或其家人雙手扶起,才能站起來,並立即返回家中,不得留下在母舅家用茶用飯。母舅家得到「報喪」訊息後,應立即親自或派人前往弔唁,到達時,孝子、孝媳、孝孫等應在門處長跪相迎。

(六)入殮:母舅家前來弔唁的人親眼看過死者遺容,確認乃正常死亡後,就可選定吉時將死者抬往祠堂或廳廈殮入棺材裡,叫做「親視含殮」,棺材裡必須先在底部鋪好一層成梱草紙或石灰,然後將死者殮入,頭枕還魂枕、身蓋還魂被,旁邊放上手巾、扇子、及死者日常用品或心愛物件,然後在嗩吶聲和孝子、孝女、孝媳的哀哭聲中合上棺蓋,敲下棺材釘。之後,孝子、孝女、孝媳、孝孫等坡麻帶孝、換上喪服,名謂「成服」。

(七)弔孝:到了這個時候,本屋場的族人或上家下屋的鄰舍、親戚、生前好友,均可前來弔唁,一般是一對油燭、三支線香,一刀「表心紙」(土紙)或一疊紙錢,關係好的會送來輓聯、挽幛以示哀悼,也有用白紙包著錢做「燒香禮」的,對前來弔唁的來客,不管禮輕禮重,孝子孝孫都要在門口恭迎,並備好酒水、果點,招待弔客,弔客到死者靈前行禮的,孝子要在靈旁還禮;弔客走時,都要稍微喝點酒水,不會喝酒的也要用酒水沾沾嘴唇,才不會沾上喪家晦氣。

(八)做香火:父母死後,喪家一般都會請道士來倣「香火」以洗脫死者生前罪孽、超度亡靈升天,所謂「做香火」,是道教中一種超度亡靈的宗教儀式,由5至10名道士按一定儀規進行,主持法師頭戴道冠、身穿法衣、手持法器念咒施法、上書進疏,以道教之祖元始天尊、太上老君、靈寶道君、以及太乙救苦天尊等仙人名義發文書至陰曹地府,要求赦兔死者罪孽、或早日託生富貴之家,或直達極樂世界;喪家最少旳也會做一夜香火,名叫「焰燈」,隆重一點的會做一天半、一天一夜、二天、二天三夜甚至三天四夜「香火」,時間越長,花的錢也越多,據說超度亡靈的功徳也越大,這不但要根據喪家的經濟情況,還要看死者兒女的孝心如何、是否願意為去世父母多花錢來決定做幾天「香火」了,但如果連一夜「焰燈」都不做,就將父母出殯安葬,是會受到世人的非議甚至指責的。

(九)出殯:出殯就是將棺材抬往墳地安葬,出殯時,孝子、孝女、孝媳、孝孫等直系晚輩一律要披麻戴孝,低著頭邊哭邊走,其他送殯的親友族人即在肩頭上塔一塊白布作為標誌,由一人手持一竿紙幡、叫做「引路幡」,另一人沿路拋撒紙錢、叫做「引路錢」走在隊伍最前面,一般都會請來吹鼓手隨同送殯隊伍吹奏哀樂,以示對死者的哀悼;移陂和梓山等地是由大女婿抱靈牌,(沙心鄉等地甴長孫抱靈牌),靈牌上蓋著塊白布,走在棺材前面。

送殯隊伍離開祠堂(或廳廈),走到半路較為寬闊處,會放下棺材,擺設事先準備好的香案,點燃香燭,孝子、孝女、孝媳、孝孫等一律跪在香案前,由禮生誦念祭文並與紙錢一同焚化,俗稱「救鼓」,事實上是「路祭」;離墳地遠的可從有幾次「路祭」,到了墳地,放下棺材,按風水先生擇定的時刻和挖好的墓穴將棺材放下掩上土,叫做「安葬」,如果適合做墳墓的緊接著就建造墳墓,如果要另選時刻建墳墓的,葬禮就算結朿了。

送殯隊伍到了墳地放下棺材後,就可返回家去了,返回時,送殯親友族人拿下肩頭上的白布、換上塊紅布往回走,靈牌上蓋的白布也換成紅布,回到祠堂,由長孫跪在門口接靈牌,將靈牌放在祠堂裡擺設好的方桌上,上面點著油燈、插著香燭、擺著供品,每過七天要來祭拜,叫倣「做七」,孝子、孝女、孝媳、孝孫們也在祠堂脫下孝服,僅在鞋上縫塊白布,女的在頭髮上扎點白布條作為繼續守孝;要等做完「七個七」即四十九天,就將靈牌從方桌上轉移到祠堂(或廳廈)神龕上入祀;古代原來父母死後要守孝三年,後來因要出外打工養家糊囗,守孝殊為不便,故已改為「七七」期滿,即算守孝期滿;至此,喪事便告全部完畢。

四、建墳習俗

移陂與所有的客家人一樣,把建墳當作「紅好事」,認為建祖墳和做房屋一樣,不僅僅是為去世的父母祖宗營造最後歸宿之地、永遠祭掃之所,而且對一個家庭的興亡、盛衰有著舉足輕重、至關重要的作用,一個祖墳要是做到好風水,冢中就會轉好運、走旺運,升官進財、興家發福,如果做到壞風水,就會背時倒運、破財敗家;如果某家出了個大官或能人、名人,別人就會說:「你們家做到了好風水呀!」;所以,家家戶戶建墳前都會千方百計找到風水明師來勘龍點穴,尋找最好的「福地」、最好旳「朝山」來建墳,這是建墳的第一要事。

建墳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在死者安葬時同時建起墳墓,因為是將棺材屍身直接放入墳穴中,所以叫做「血葬」,如果在安葬前沒有找到合適建墳的地方、或時候還不適合建墳,就會將死者暫時安葬在某處,叫做「寄土」,待找到好的建墳所在、或好的時日到來,再從寄土處挖起骸骨遷葬到正式建墳處,此時往往死者屍身已腐爛,所以只有將死者筋骨拿去,這種方式叫做「檢筋」或叫「檢金」,客家人二次遷葬的很多、很常見,遷葬之風歷經千年而不衰,檢筋必須請先生選好吉日吉時方可動土,也常有選擇像農曆八月初一日這樣的「天聾地啞日」 檢筋的,認為這樣的日子百無禁忌。

檢筋在風水先生的指導下,由請來的泥工師傳挖開掩蓋的泥土,撬開早已腐朽的棺材板,由主家派人用紅傘遮住陽光,不讓掘開的骨骸曝曬或雨淋,泥工將死者的骨骸按部位一一檢起、不得遺漏,再按一定的位置放在米篩裡的紅紙上包好再送墓穴放進用紅磚砌好的「筋井」裡,由長子刺破左手手指,將血點在骨骸的天靈蓋上的眉心處丶,謂之「點血」,有的骨骸已經全部腐爛化成了灰,也需將那些灰全部挖出掃起放到筋井裡。

然後按一定規矩將墳基建起,放墓碑叫做「立碑」,有一定時刻的,不得違反;墳墓建起後要「呼贊」,由風水先生和泥工師傳先後舉起一隻雄雞大聲誦唱:「手拿錦雞是鳳凰·····」 等吉利話,然後還要「兜糧米」,孝子、孝媳、孝孫等所有晚輦全部跪在地上,風水先生拿著一個盆子,裡面放著一些大米等物,口中念念有詞問:「榮華富貴要不要?百子千孫孫要不要?讀書戴頂要不要?升官發財要不要?」 等等吉利話,一邊抓起盆子裡的大米,依次一一分發給跪著的眾多子孫後裔,風水先生每問一句「要不要」的吉利話,跪著的眾人的要齊聲應一句「要」!然後兜住先生分來的「糧米」,據說這是祖宗和新做墳墓賜給眾後裔的「福祿」,答應了又兜住了就是將福祿帶回了冢中。

新做的墳墓要「攔社」和「攔冬」,就是在社日和冬至日備好三牲香燭去墳墓前祭拜;至此,新建墳墓的習俗已全部進行完畢。

五、迎神習俗

移陂除仙娘太婆農曆五月二十日生辰、和伍保公農曆八月二十日生辰會舉行慶典外,每年還會舉行「迎神」,「迎神」的菩薩和烊燈的十四尊菩薩相同,一般在農曆五月進行,具體那天開始要在廟中問菩薩準茭為準;本村(移陂)共舉行十一天迎神:分別是車田、大坪腦共1天,車壩、壩山、陂潭、共1天,印坵、排上共1天,謝屋1天,大村、土前共1天,上辦、下辦共1天,社背、彎內共1天,老蒼下1天,新蒼下1天,圳口、良壩共1天;

此外,還有「六合會」(六姓人合起來的):分別是石排上宋姓,坳腦李姓,塘口鐘姓,豐樹下郭姓,陂角劉姓,中排梁姓丶這六姓共1天。總共十一天;

菩薩準茭定下迎神具體日期後,各屋場首士進行抽籤定下該屋場迎神的日期,屆時各屋場要召集數十人一同到廟中抬菩薩到各屋場農田田埂上掃禾苗,吹吹打打、敲鑼打鼓,道士、樂師一同陪同,場面壯觀,寓意為求菩薩保佑作物無病蟲害,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護佑百姓平安健康;經過這一程序,然後回各屋場廳堂門口開營,菩薩坐營,殺豬、殺鴨、殺雞,供品豐盛、叩拜虔誠,鞭炮震天、煙花四起,熱鬧非凡;

改革開放後, 由於年輕人大多外出打工創業, 留下老幼在家, 沒有人手抬著神像去田塅上掃禾苗, 近幾年這一習俗根掘實際情況已逐漸做了些調整, 改用車裝著菩薩進行迎神了

六、建宗祠習俗

近些年來,於都客家人紛紛建宗祠(含廳廈、下同)修族譜以溯本追源、孝親敬祖前面講過,移陂人對建宗祠尤為熱心,建的宗祠又多又莊嚴美觀,那末,建宗祠的習俗又是怎樣的呢?

建宗祠必須做好民主決策、民主管理,首先要召開後裔宗親代表大會,廣泛聽取大家意見,統一思想,如果大家一致認為要建好該宗祠,就進行選舉籌建宗祠理亊會,推舉一些德高望重、有公益心,願悥為辦眾事效勞而且又有辦事能力的宗親擔任理亊會長、副會長以及財務管理人員,換句話說就是要建立一個堅強能幹、廉潔奉公、有組織能力和辦事能力的領導班子,特別是需要一個有威信、能帶頭、可服眾,事事以身作則的領導人,由這樣的領導人來組織集資募捐建宗祠、才能充分調動全體宗親積極性,群策群力、集智廣益,順利地將宗祠建好。比如下辦組的丁羅壽,移陂及新陂鄉做公益事業,每一次他家都慷慨解囊、踴躍捐資,下辦組建人朋祠,忚家一下子又捐了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九元,這樣的人出來擔任建宗祠會長,自然能「振臂一呼、應者雲集」 起到良好的帶頭促進作用;

建宗祠和農村建房子的習俗大致相同,首先一定會請風水先生來定位置,定朝山座向,這是非常重要、非做不可的環節,大家都認為宗祠選到好的朝山座向,揀到好風水能使合族丁財兩盛、興旺發達;其次,開基動土、立大門、上梁也要由先生挑好良辰吉時,才能百事順意。同時,一般民居的左邊房屋可以高於本棟建築,但右邊如有超過本棟房屋高度的建築或山崗,認為會對本棟建築不利,因為按照農村習俗和風水學,左邊屬青龍、右邊屬白虎,有「青龍頭上可以高萬丈,白虎頭上不能高一寸」 的說法;但宗祠同一排兩邊的房屋都不得高於宗祠,宗祠前後也不得有建築物擋住「朝山」和攔住「龍勢」;

宗祠竣工後,要請道士來做香火,進行超度先靈及驅邪出煞;還要做「謝龍安土法事」,有的在進牌(祖神位牌)前做,有的在進牌後做,由頭人和道土根據縣體情況決定。意思是龍勢(龍脈)從那裡來的就到那來龍上去敬神做法事,由道士帶上幾位理事之人一起到龍勢來的山上去敬神安謝,還要當家公去(族長公或理事會長),然後還要到本坊神廟敬神;

宗祠新修建後,一般會重新雕刻歷代祖先的神主牌位(簡稱祖牌)按尊卑長幼排列在宗祠神龕上,叫做「祖牌」升座,並舉行盛大的「祖祠竣工暨祖牌升座慶典」,請宗族族人和歷代嫁出去的女兒來共襄盛典,特別是會請這個祠堂供奉的開基祖的祖婆娘家來坐上席,以示對祖婆的尊重,表示子孫永遠不會忘本;

第四節 飲食小吃

一、日常飲食

移陂的飲食習俗和於都其他鄉鎮基本上相同,都是以大米為主糧,三餐以米飯為主(早餐有時吃稀飯,又叫粥,是用大米為主,加些紅薯、芋頭、豆子、青菜之類一起煮成的),麵食以及紅薯、芋頭、玉米、高粱(俗稱粟子)等均為輔助食物;到了近些年,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村的飲食習俗也有所變化,早餐常有吃雞蛋煮麵條,餃子,或包子、饅頭就牛奶或豆漿的。

二、農家宴席

移陂保留了客家習俗,如家中有什麼「紅白好事」,都要辦「酒席」待客,那時的灑席有「五燴四」、「六燴四」、「四盆八」,還有所謂「倒席、順席、三滳水」 等諸多名目;一般百姓家很少辦「倒席」、「順席」、「三滴水」等宴席,只有官神家有重大喜事才會辦;百姓家一般的「紅白好事」基本上以「五燴四」、「六燴四」為主,只有持別隆重的酒席才會用「四盆八」;所謂「五燴四、六燴四」,其實就是五大碗或六大碗加上四大盆菜餚,碗裡裝什麼菜、盆裡裝什麼菜都是有一定規矩的,一般碗裡是裝魚丸、肉丸、魚脯、松丸、米粉肉、燒魚子、肉皮、雞(或鴨)肉;盆裡一般裝雜燴、炒魚、梅幹榮扣肉、棕芘炒肉、拼盆等等;「四盆八」即是四大盆、八大碗,量較多,選料也要更精,是解放前及解放後直至上世紀七十年代農村中最豐盛一種宴席。

改革開放後,農民紛紛進城、到外地、外省打工、創業,人口流動量大,因此,口味和飲食習慣也有很大改変,宴席的品種、花樣自然也有所變化,現在農村裡辦「紅白好亊」 的宴席基本像城市宴席那樣是按多少個菜、一個湯的模式,例如「十個菜一個湯」、「十二個菜一個湯」 等等,菜餚內容也有所更新,加入了海參、魷魚、鮑魚、魚翅、以及海帶等多諸多海鮮入菜,這在解放前直至上世紀七十年代農村的宴席中是基本上看不到的。

三、特色吃品

(一)擂茶:移陂居民全是客家人,在客冢人豐富多彩的飲食文化中,擂茶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種特色吃品,在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中,擂茶算得上是客家飲食文化中獨具特色的靚麗風景;擂茶的歷史悠久,據史料記載在宋代擂茶已在中原地區流行,而民間傳說擂茶的歷史更為久遠,湖南民間有「諸葛亮麾下進軍湘中遇瘟疫,一老嫗制擂茶祛疾」 的故事傳說。

用擩茶招待客人是移陂等地客家人最常見、也是最隆重的一種待客之道,解放前及解放後很長一段時間,擂荼幾乎是家家必備之物;客人來了,總是先衝碗擂茶給他們喝,既能解渴又可充飢,還能消除路上跋踄的疲勞,本世紀八十年代後,才逐漸有用茶葉泡茶或其他飲料招待來客的,但移陂用擂茶待客的習俗依然普遍存在。

擂茶一般採用自榨的花生油,選用優質的芝麻、花生仁、茶葉條為主料,不同時期加上些不同配料,配料多種多樣、可因寒暑不同或葷素各異加不同的佐料和藥物,如春夏溼熱,可加些鮮艾葉、薄荷葉;秋天風燥,可加白菊花、金銀花;冬天寒冷、加些桂皮、肉桂子、川芎,還可按人們所需配不同料,形成多種多樣多功能的「擂茶」。

配料雖不同,但製作過程基本上是一樣的,放在一個口徑五丶六十公分、內壁有粗密溝紋的陶器擂缽裡、加些冷開水,使之潤滑好擂,用根一米多長的「擂茶棍」(一般用材質堅硬的山楂木成油茶樹幹做成),坐在櫈子上用雙腳夾住擂缽,雙手握住擂茶棍用力轉動,將裡面的配料擂爛擂碎,擂成糊泥狀,要食用吋衝入適量的開水即成了飄香四溢的「擂茶」了。

經醫學驗證:擂茶對常年生活在大山深谷瘴氣較重的客家人有一種獨特的驅邪健身功效,長期以來,人們都說這奇特的擂茶是「藥食俱佳、味中有味」 的「客家保健飲料」,一直到今天,擂茶仍然是一種廣受歡迎、有濃鬱的客家持色的食品。

(二)酒釀:用糯米釀成甜美可口的酒釀來食用和待客是客家人又一習俗,最初的酒是含糖物質在酵母菌的作用下自然形成的一種有機化合物;釀酒的發明是人類在仿效生物活動中迸發出的聰明才智的結晶,開初是用櫱(發芽的穀粒)造酒,中國古代在釀酒技術上的一項重要發明就是用曲(即酒藥、俗稱灑餅)造酒,酒麴裡含有使澱粉糖化的絲狀菌及促成酒化的酵母菌,使澱粉質原料糖化和酒化兩個步驟結合起來,對造酒技術是個很大的推進;秦代,制曲技術已有相當發展,汊代已大量使用酒麴造酒了。

移陂像於都許多地方一樣,喜歡吃用糯米釀出來的「酒釀」,這個酒釀甘美香甜、細膩潤滑,可直接食用、也可加涼開水食用,因其有去異味的功能,還可作炒菜烹飪的調味品。

製作酒釀的技術和流程並不複雜,先將糯米完全用水浸透,瀝乾水分後將糯米放入鍋中蒸熟,然後將蒸熟的糯飯放在通風的地方將溫度降至和人體溫度差不多,也可不停翻動糯米飯邊澆涼水降溫,然後將酒麴(酒餅)捻成碎未均勻地攪拌在糯米飯中,然後將糥米飯裝入容器裡(陶缸、塑料桶、玻璃器具均可),表面再撒上些酒麴粉,夏天需3——4天,冬天需五至七天左右,(冬天需裹上棉衣或稻草等保暖發酵),就可聞到溢出的灑香,打開蓋,摸摸發了酵的糯米飯不發熱就行了,一缸清澈醇香的酒釀就做好了。

酒釀的酒精度不高,不容易喝醉,且具有幫助血液循環、通經活絡、補氣養血的功效,很適合孕產婦及身體虛弱者服用,人們還常在酒釀中加入紅棗、桂圓、枸杞等縣有藥效又味道甘甜的食品,做成一道人人愛食的滋補保健飲品,移陂和其他許多客家人一樣,都有婦女生小孩後「做月子」以及久病身體衰弱之人要吃灑釀燉補品的習俗;此外,酒釀泡薯包、酒釀蛋也是客家人飲食文化中常見的美味。

(三)黴豆腐:是移陂等於都鄉村最具地方特色的一道下飯菜,一般在農曆十一月就會開始做黴豆腐,將石膏豆腐切成若干小方塊,放在日頭底下曬乾水分,以小方塊邊上微現紅色即可,如這天沒有太陽,也可讓豆腐方塊風乾,然後均勻地放進鋪好稻草的籮筐裡或其他容器中,鋪一層稻草、放一層豆腐方塊,而且同一層的豆腐方塊彼此之間要留出一定空隙,否則豆腐方塊發黴後會粘連在一起分不開,等其發黴黴透後(發黴長的毛謝去了)取出來拌上食鹽、辣椒粉等一些調味品,將其裝入闊口的瓦罐或大口的玻璃瓶、塑料瓶中,便於日後取食,容器裡倒入白酒浸泡著,可以存放到第二年收割早稻時食用,味道鮮美可口,能開胃增強食慾,是不可多得的、味道好、又能長期存放的下飯菜。

(四)酸芋荷:移陂等於都鄉村還有一道非常有名的小吃,香辣鹹香,最好下飯,那就是人人愛吃的酸芋荷,這道菜其他地方非常罕見;酸芋荷是選取比較肥大的芋荷梗切下,摘去芋荷葉、剝掉梗上較老的表皮,放在日頭下曬乾部分水分至芋荷梗變柔軟即可,用粗鹽搓勻,醃一兩小時,然後有幾種製作方法,一種是和製作「倒菜」相同的方法:將芋荷梗團成若干個小把放進一個闊口陶罐中壓實壓緊,再塞上一把稻草,讓裡面的芋荷埂不會掉出來,然後將陶罐口朝下倒過來放,讓裡面芋荷梗上的水份被鹽醃過後溢出流到罐外,個把月後就可以取出來食用了;第二種方法是曬軟搓鹽後放進醃酸菜的缸裡,要比醃其他蘿蔔、藠子、菜梗多醃幾天,(不然食了會「煙喉」就是喉嚨裡發癢難受),就可取出來式加點辣椒熱鍋炒吃、也可炒豬暘、魚乾,製成一道酸脆開胃的特色農家菜。

(五)仙人凍:仙八凍是用一種叫「仙人草」製作的類似「糕」的食品,在移陂等於都農村,很多地方都會種植一些叫「仙人草」的植物,這種植物原來是野生的,後來人們發現可以拿來製成食品後就開始進行種植了,用仙人草加水煮成稀湯後,再加入用晚米磨成的米漿煮成綠色的糊狀物,盛起冷刧成塊狀後即可切成塊加入白糖或辣椒醬食用,涼爽可口,可以清涼解暑,是夏季一種很好的食品。

(六)棕芘炒肉:棕樹是一種多年生常綠植物樹莖園柱形,有環節形,不分枝,許多地方都有種植,葉叢生於莖頂,扇形向外伸展;棕芘又叫棕貝、棕包、棕樹花,還在花苞期的時候,外形看起來有點像一條魚,外面裹著一層類似筍衣一樣的外殼,裡面是密密麻麻好像鯉魚籽一樣的黃色小花。在移陂等許多於都農村,人們常取棕芘來炒肉吃,味道鮮美帶苦、但苦中又回甘,是道人們普遍喜愛、回味無窮的地方美味佳餚,還有消炎清火降血壓之功效,早年除於都外,其他地方都不知道棕芘好吃,甚至還有認為棕芘有毒的,可以說是於都獨有的地方美食,近年隨著人口流動性大,許多於都人去外地進行宣傳,加上大量外地人來於都吃過棕芘炒肉人的講述,一些於都鄰縣像安遠、瑞金、寧都等地也逐漸興起吃棕芘炒肉了。

此外,移陂還有瓦角酥、燒卷子、黃元米果、雲片,這些都是包括移陂在內的於都地方持色小吃,無不美味可口,這些小吃過去在外省甚至外縣都很少能見到,現在已逐漸向外推廣了。

(選自《移陂村志》第十六章「風土民俗」;整理:李磊;供稿:于都縣史志研究室)

供稿:于都縣史志研究室

,
同类文章
你想燒香和崇拜佛嗎?

你想燒香和崇拜佛嗎?

雖然人們聽說過他們的手,但每個人都真的明白有很多人。手有歷史悠久的歷史,而這個過程的發展過程也更加艱難,對我們進行思考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人們可以看到自己的命運
生命線分支分叉20種圖,即新分叉更困難

生命線分支分叉20種圖,即新分叉更困難

手掌中有許多線條,這些線條不同。而不同類型的手蛤與它的含義不同。事實上,手的類型非常多。一般來說,我們明白我們必須知道屬於自己的一隻手,你可以了解自己的命運
女人手在川志紋理,四川條紋,一個女人有一個強大的

女人手在川志紋理,四川條紋,一個女人有一個強大的

四川鑲邊這隻手是以相同的方式,而手不同,它代表的意義是不同的。男女的結果也有這樣的手階段也不同。當然,雖然手可以看到我們的命運,但我們將在一生中生命
有一種手工製作的飢餓,汞極為開發。

有一種手工製作的飢餓,汞極為開發。

對於一些更好的人來說,他們很容易賺錢,可能會突然有一天,他們的生活會有意想不到的財富,這種意外的財富可以讓你更好地生活。但是,沒有人能擁有如此美好的生活
智能線條突然扭轉了智慧。

智能線條突然扭轉了智慧。

事實上,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如何改變他們的手,因為我們的手會改變,這也改變了我們的命運。我們的一隻手會改變。這隻手代表著我們一天的命運
WISDOM線條被破壞,但佈線很難發展

WISDOM線條被破壞,但佈線很難發展

我相信大多數人沒有仔細理解握手,但每個人都必須聽到它,但手有一個漫長的歷史,但還有很多人都不知道。事實上,注意你的手。好處,因為它代表著我們的命運
6種面部男人注定要在窮人的窮人中有一個典型的可憐的臉

6種面部男人注定要在窮人的窮人中有一個典型的可憐的臉

臉是一個非常神奇的東西,因為我們可以通過它看到一個人的命運。許多人對自己的命運非常好奇,所以他們會去手和自己的出生和八個角色,看看他們的命運
女人臉,大,全圖,長期以來,已久期待著

女人臉,大,全圖,長期以來,已久期待著

每個人都可能有一個長的痰液和身體部位的不同位置,而不同地點的代表的含義也是不同的。最明顯的是最常見的是人臉上的痣。在我們臉上有很多職位
掌心掌心手掌的手掌手掌手掌的女人?

掌心掌心手掌的手掌手掌手掌的女人?

不同的雙手有不同的財富,有些可能具有平穩的水流,有些可能是粗糙的壽命。在性質中,手相對發展一個人未來的財富。如果一個女人真的有一隻手掌,那麼未來會發生什麼
一個男人可以在右手結婚嗎?

一個男人可以在右手結婚嗎?

對於女孩來說,嫁給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他們看不到。有些人不能結婚。如果你結婚,他們的婚姻生活不會幸福。人們,人們,你可以擁有幸福的婚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