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程:清朝第一文臣 范文程是範仲淹的後人嗎?
2023-03-30 14:11:42 1
范文程出身名門,據說是宋代名臣範仲淹的後代,曾經輔佐過清朝的四代帝王,從努爾哈赤開始就一直在其左右,但並沒有得到太多的重用,直到皇太極繼位之後范文程才開始走向人生的巔峰,但歷史上對於范文程的評價出現了極大的分化,認為他是背叛了明朝,我們該如何評價范文程這個人呢?
范文程是誰?
范文程,字憲鬥,號輝嶽,遼東瀋陽人,曾事清太祖、清太宗、清世祖、清聖祖四代帝王,是清初一代重臣,清朝開國時的規制大多出自其手,更被視為文臣之首。范文程少好讀書,於萬曆四十三年在瀋陽縣學考取了秀才,時年18歲。萬曆四十六年,後金八旗軍攻下撫順,范文程與兄範文寀主動求見努爾哈赤,成為清朝開國元勳之一。清太宗時期,他深受倚賴, 凡討伐明朝的策略、策反明朝官員、進攻朝鮮、撫定蒙古、國家制度的建設等等,他都參與決策。
范文程是範仲淹後人嗎?
范文程出身名門,是宋代名臣範仲淹的第十七世孫,曾被公認是中國歷史上「十大謀士」之一,為清朝初期能站穩腳跟也是做出來不小的貢獻,對於范文程投清歷史上說法也都不同,投清之後坐了八年的冷板凳,直到皇太極繼位范文程開始風生水起得到重用,也成為了大清朝的第一文臣。
范文程是怎麼死的?
根據歷史記載,范文程是在公元1666年的時候離世的,當時的他因為年老患病,享年70歲。康熙皇帝在知道範文程逝世的消息十分傷心,因為他知道失去的是一位忠臣,於是在范文程死後,康熙親手寫下祭文,並且下令要給他厚葬,還冊封范文程的諡號為「文肅」。從這些行為上就可以看出,范文程對於清朝來說是多麼的重要,是多麼受皇帝的重視,不然的話也得到不如此的厚待。
范文程後代如何?
范文程有兒子6人,其中範承斌襲一等子爵,範承勳官至兩江總督和兵部尚書,範承謨做過福建總督,範承勳的兒子範時繹做過兩江總督和工部尚書,範承謨的兒子範時崇也做到兵部尚書。但是,恨不幸,范文程的後代並沒有象他那樣的奇功。除了範承勳還有一點業績之外,其它的都是有點不肖,範承謨在藩王耿精忠和呼應吳三桂叛變脅降不從後,被囚密室。康熙十五年,清軍入閩,耿精忠在投降之前,範承謨被殺以滅口。範承勳的兒子範時繹在雍正元年官馬蘭峪總兵,監視與雍正在皇位爭奪中失敗的皇十四子允題有功,捲入皇家的紛爭必無好下場,果然,在擔任兩江總督其間,雍正八年因伏汛誤工獲罪革職,十年,雖官復位工部尚書,後任內務府總管,但在任職期間,有行賄行為,還是罷了官。
如何評價范文程?
范文程作為清朝開國宰輔,范文程為皇太極問鼎中原出「定國策」,面對清軍初佔北京城人心惶惶的局面,他創造性地提出:「官來歸,復其職;民來歸,復其業」,安定了士心、穩住了民心,填平了滿漢之間的民族鴻溝,使清朝得以在中原站住腳跟,為清朝開創江山立下了不朽之功,他韜略過人,又能悟移人主,把自己的政治抱負巧妙地轉變為現實,不愧為一個具有遠見卓識的政治家。但他對明朝犯下不可饒恕的罪行,滿洲人在當時作為外來入侵民族,而范文程因為自身不得重用,為了個人功利而背叛了自己的國家和民族,於大節有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