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則徐是如何銷毀鴉片的?虎門消煙的意義是什麼?
2023-03-31 13:37:41 4
我們今天一起來看看歷史上的虎門銷煙,說到虎門銷煙小編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虎門銷煙是當時清朝時期發生的事情,當時的清朝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導致清朝的綜合國力迅速下降。
印尼警方收繳了大批鴉片,為了顯示抵抗鴉片的決心,也像當年的林則徐一樣當眾銷毀。
在看到這個新聞的時候,人們在一笑而過的同時,也出現了這麼一個疑問。百年以前的林則徐也如印尼警方一樣,展開了一場轟轟烈烈的禁菸行動,那就是「虎門銷煙」。那麼當時的林則徐又是怎麼銷毀鴉片的呢?是否也如印尼警方這樣直接點火燃燒呢?期間是否也有這麼一個極為好笑的過程呢?
如果說林則徐銷毀鴉片,也如印尼警方那般直接燒毀鴉片,那麼也就太小看了中國勞動人民的智慧了,太過小看這位名垂後世的禁菸英雄了。林則徐既然能在當時大部分人都沉浸在天朝上國的幻想中,清醒的看到中國落後於西方,看到中國先進的文化技術,那麼以他的智商絕不可能做出直接燒毀鴉片的事情來。
對於怎麼處理這些數量眾大的鴉片,林則徐最開始是想用傳統方法「煙土拌桐油焚毀法」。也就是桐油混合鴉片煙膏再點火焚毀的方法,但實驗證明這種做法根本不能夠徹底的銷毀鴉片,在焚燒過程中有些鴉片會滲入泥土之中。人的潛力是無限的,那些「癮君子」在極為渴求的狀態下,仍然可以將滲入鴉片膏的泥土挖出來,經過提煉,仍然能得到鴉片。這種做法,自然不行,所以只有找出第二種方法來。
現在許多關於虎門銷煙的連環畫上,都將這個場景畫的是火光衝他,這給人一種錯覺,認為林則徐銷毀鴉片是通過焚燒的方法來的。實際情況,恰恰和連環畫所表達的相反,林則徐用的是「海水浸化法」。這種方法是林則徐深入民間了解調查,並經過反覆驗證得來的。他了解到鴉片在煉製過程中如遇生石灰和鹽滷,便會立即變成毫無用處的殘渣廢屑,因此決定以此法來銷毀鴉片。
在開始銷毀鴉片之前,先命人在虎門的海灘上,修建兩個巨大的水池。為了防止鴉片滲漏,還在池底下面砌石,四壁打樁釘上木板。而後在池邊臨江一側再挖涵洞水溝。在銷毀鴉片的時候,打開池子閘門引入江水,關閉閘門後撒入鹽滷,接著把預先切碎了的鴉片投入池中,浸泡半日。等浸泡好後,再投入一塊塊燒透的生石灰。石灰一進去,瞬間池水沸騰,煙霧瀰漫。池內的鴉片則慢慢溶化。這當時還讓兩個做好防範措施的士兵,拿著木棍不停的翻攪池水,直到所有鴉片徹底溶化為止。待退潮時,打開池底涵洞,將池水放入滔滔珠江之中。兩個池子輪番使用,每天可處理近千箱鴉片。經過整整20多天的不斷反覆工作,才終於將收繳來的鴉片銷毀乾淨。
虎門銷煙最大的意義,應當就是表現了中華民族的不屈氣節,向全世界宣告了中華民族決不屈服於侵略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