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城市大多缺少風道規劃:治霾之痛不應忽視風之力
2023-03-31 16:09:34 1
我國城市大多缺少風道規劃:治霾之痛不應忽視風之力 當前,霧霾已成為困擾全國多地的嚴峻問題。日前,記者獲悉,為了保護北京西北地區的重要風道——昌平區馬池口,在北京的「十三五」規劃中,將新增一個綠色發展示範區,其中包括了唯一的一個平原鎮「馬池口鎮」。 但值得注意的是,能做到此舉的並不多。據悉,陝西等地的最新研究表明,目前很多城市中高樓林立,使得大氣中原本可以隨風而散的汙染顆粒,被阻塞在城市上空,加劇霧霾形成。對此,專家指出,治理霧霾,除源頭減排外,還可藉助風力。我國目前的各地規劃中缺少關於「風道」的內容,導致城市通風不良,應該得到重視。 傳統城市缺少「風道」建設規劃 城市風道,又稱為城市通風廊道。城市風道建設就是通過規劃建設,保證城市主風道的暢通,把郊區的風引進市區。陝西省決策諮詢委員會與西安建築科技大學組成聯合課題組,對陝西省西安市城市風道問題進行了深入調研,並形成了課題研究報告。 研究報告指出,風道建設對靜風或弱風中的城市環境有較大影響。可增加城市空氣流動,促進大氣良性循環,緩減「熱島效應」和霧霾影響,並向城市輸送新鮮空氣。 報告指出,傳統城市規劃缺乏前瞻性的規劃內容,對通風因素的考慮較為欠缺。高強度的城市開發建設,未能留出合理的通道,高樓林立的建成區往往成為「風阻」地帶,導致西安市區靜風頻率提高,通風不良。城市熱島效應、霧霾天氣以及大氣汙染等問題長期困擾著西安城市的健康發展。 「西安三面有高臺或山脈,靜風天氣比較多,容易逆溫,城中和北部高樓很多,風很難通過,這一問題就更加突出。因此就算汙染源沒有增加,但汙染卻容易積累,形成霧霾天氣。」西安市環保局一位工作人員說。 北京師範大學全球變化與地球系統科學研究院教授趙傳峰指出,治理霧霾應從「源」和「匯」兩方面著手,即源頭和去向。從「源」上考慮,就是要減少排放。從「匯」上考慮,最好能改變風場,造成大風。 在國際上,德國、日本和美國等,對城市風道的問題研究較早,並已經在城市建設中予以重視。趙傳峰說:「在國外一些大城市,如舊金山和洛杉磯等,一些高層建築多在城市中心區域,多為繁華商業,而周邊建築偏低,多為居民區,從而形成了中心高、周邊低的布局,有利於城市汙染的擴散。」 當前,不少城市普遍存在工業企業布點不斷侵害環境質量、房地產開發不斷蠶食生態功能區的現象。因此,保證城市主風道暢通,減少汙染物在城市上空逗留的時間,對改善城市空氣有著重要的作用。 實際存在利益博弈 專家認為,由於對這一問題研究和重視不足,導致目前城市風道建設存在利益博弈,問題複雜,理想與現實的差距大。 趙傳峰說,首先,風道規劃並非是建立在一片白紙上,而是在原有城市布局上的優化。這不再僅僅是一個基於城市自淨化能力的城市風道規劃,而是基於城市自淨化能力與經濟、社會指標一體化考慮的博弈選擇。 同時,城市風道建設前提是該城市區域盛行風向相對穩定。大尺度風場的預報和描述相對容易,但小尺度風場因為受到局部地形、湍流等的影響而非常複雜,尤其在複雜城市布局下。此時一些簡單的動力天氣預報風場已變得不再準確,不確定性很大,這對於城市風道設計、影響評估等產生很大影響,增大了規劃和建設難度。 另外,城市不是獨立的,城市之間有著相互影響。一個城市的風道建設可能有利於該城市,卻不利於其周邊城市;而周邊城市汙染淨化的不利可能會反過來作用該城市本身。這種聯動性或者反饋作用使得城市風道規劃和建設變得複雜。 記者採訪了解到,由於城市歷史格局、現代路網結構及各時期規劃建設結果的限制,西安市中心城區道路紅線寬度較窄,建築布局過密,同時又缺乏與大區域常年高頻風向走向一致的各類廊道,從而在城市風道建設中缺乏優良的基底條件。 當前,不少城市普遍存在工業企業布點不斷侵害環境質量、房地產開發不斷蠶食生態功能區的現象。專家表示,「清潔空氣廊道」的建設,經常會涉及到工業布局調整,牽扯到一些利益主體博弈,需要多部門協同、企業配合,共同推動,不可能一蹴而就。 啟動頂層設計 加強區域協調 為解決城市風道問題,西安市通過了《西安生態隔離體系控制規劃》和《西安生態隔離體系控制規劃導則》,今後「風道」將被嚴格保護,「風道」內禁止建高樓,只能修建重大交通設施。 但專家表示,儘管城市風道建設無法在短時間內完成,但這一問題應從長遠出發,將其納入頂層設計,成為治汙減霾的中長期措施。而風道建設不是一時一地的問題,還應加強區域協調,實現整體統籌布局。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副院長兼總建築師崔愷說,新型城鎮建設需將「風道」建設納入規劃,大中城市要避免「大拆大建」。目前,「造城熱」在新型城鎮化建設中升溫,但多數城市規劃並未考量霧霾的影響因素。今後在城市規劃中,要優先考慮城市「風道」建設;對已經建成的、卻又阻礙風道建設的大樓,通過自然淘汰的方式,到達使用年限後再拆除,以免造成資源的浪費。 趙傳峰表示,城市風道的建設還應統籌配合城市其他規劃,包括城市工業區、商業區、居民區布局,城市建築高度選擇和空間分布等。城市風道的建設是城市規劃中的一部分,不應獨立出來,綜合提高城市自淨化能力。 此外,建議加強城市環境和風場監測,繪製實際的「城市環境氣候圖」,克服城市小尺度風場和汙染預測難度大的問題,為實際城市規劃設計提供指導。鑑於城市間的聯動性,建議城市風道的建設放在一個較大區域,如京津冀區域或者全國層面統籌考慮,儘量減少作為獨立系統考慮,避免潛在的成本擴大化和效果抵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