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農民炸山取石,意外挖出一座神秘地宮,專家:乾陵地宮
2023-03-31 12:09:25 2
1991958年11月27日下午,陝西省鹹陽市甘縣甘嶺公路,一群農民正在努力修築這條公路。由於石料短缺,農民們決定去附近的涼山北峰東南坡爆破收集石料。只聽到一聲巨響,幾條顯然是人工製造的石頭條飛了出來。於是幾個人趕到甘縣政府報到。相關部門趕到現場。考古學家根據石板上的字跡判斷,這可能是他們尋找多年的甘嶺地下宮殿,縣領導立即向有關省級單位報告。考古專家立即成立工作領導小組,於次年4月3日開始發掘。1959年5月12日,甘嶺地宮入口的石牆被徹底挖掘和清理。據考證,《舊唐書·閻山西傳》記載:乾陵玄闕之門以石封死,石縫以鑄鐵膠結。「這和現場發掘的墓道完全一樣。從斜坡往下看,這些石砌建築看起來像樓梯,長63米,寬4米。墓道由39層材料建造而成,大約8000條石條,每條都有燕尾槽。鐵栓板嵌在每個石條的縫隙中,然後用熔化的錫和鐵汁烘烤和鑄造。從外面看,一點人工痕跡也沒有。它的精湛工藝令人驚嘆。這也是為什麼許多盜墓賊多年來一直在尋找墳墓卻沒有任何結果的主要原因之一。
早在第五代,我們的使者陶文就探索過甘嶺。晚唐時期,農民起義領袖黃巢帶領40萬人在梁山西側挖了一條近40米的深溝。甘嶺的地下宮殿仍然下落不明。民國初年,軍閥混戰,國民黨將軍孫連仲率領大批士兵炸毀了甘嶺附近的幾個地方,以獲取暴利。沒有結果後,他們只能放手。然而,在沒有任何科學儀器的幫助下,甘霖的發現是一個奇蹟。也正是因為當時的技術限制,甘嶺從現在起就受到國家的保護,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被深入挖掘。
此外,距工人挖掘處一公裡處有一塊巨大的石碑,名為「甘嶺五子碑」。這塊石碑的總重量接近100噸,高7.53米,寬2.1米,厚1.49米。它是由整塊石頭雕刻而成的。石碑是由一代武則天皇后豎立的。據說,新疆人民向他致敬。東面是甘嶺司馬道,四周是土雀、翁仲和神聖時代紀念碑甘陵是唐代「山為陵」建築形式的典型代表。唐高宗和武則天同葬於唐代,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同時,甘陵是唐代唯一一座幾千年沒有發掘的帝王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