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獻縣漢墓群

2023-04-01 20:47:10 2

獻縣漢墓群,是西漢至南北朝(前178年-487年)時期河間王及其子孫、樂成侯、中水侯等葬於獻縣境內墓葬的總稱,位於河北省滄州市獻縣境內,佔地面積7萬平方米,陵域多集中在河城街鎮和十五級鄉,河城街鎮是漢代河間王的都邑所在地 。

獻縣漢墓群存37座漢墓,出土有錯金銅豹、鎏金銅雀、殘鎏金銅馬、等,墓群規模大、級別高、數量多、層次全、時間跨度大,貫穿於漢代的始終,對研究漢代的政治、經濟、文化均具有重要的考古價值和歷史價值 。

1996年11月20日,獻縣漢墓群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獻縣漢墓群

地理位置

河北省滄州市獻縣境內

佔地面積

7萬平方米

保護級別

第四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編號

Ⅳ-61

分類號

Ⅱ-5

所處時代

目錄

1歷史沿革

2遺址特點

3文物遺存

4研究價值

5保護措施

6開發建設

7歷史文化

8旅遊信息

摺疊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西漢文帝前元二年(前178年),劉闢強在河間郡(獻縣)建立河間國,國都樂成(獻縣河城街鎮南) 。

西漢至南北朝(前178年-487年)時期,樂成(獻縣河城街鎮南)一直是河間國(郡)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河間王、侯及其子孫逝後均葬於樂成境內,形成墓葬群(獻縣漢墓群) 。

景帝前元二年(前155年)四月,景帝劉啟封他的第二個兒子劉德封為河間王 。

西漢景帝(前2世紀)時期,劉德封毛萇為博士,任河間太傅,毛萇死後葬於國都樂城東毛公墓(獻縣漢墓群內重要墓葬之一) 。

元光五年(前130年),劉德逝於河間國,漢武帝念其功勞,遂賜諡為"獻王",葬於樂成的獻王陵(獻縣漢墓群內重要墓葬之一) 。

西漢元帝(前1世紀)時期,劉奭封匡衡為丞相,匡衡逝後葬於雲臺山(獻縣漢墓群內重要墓葬之一) 。

金天德三年(1151年),為紀念獻王劉德,改壽州(河間國)為獻州 。

明洪武六年(1376年),降獻州為縣,稱獻縣 。

截至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獻縣轄境內有漢墓大小七十二冢 。

2012年,從河北省文物保護中心對獻縣漢墓群進行野外勘測,初步摸清了37座古墓的形制大小、外觀及地下墓葬分布等,正式測定了獻縣漢墓群內的37座古墓為兩漢墓,是兩漢魏晉時期分封的河間王劉德陵域所在,埋葬了帝、王、侯等數十人 。

摺疊編輯本段遺址特點

綜述

獻縣漢墓群整個陵區面積達7萬平方米 ,墓群有兩個特點,一是幾個大墓集中在一起;二是大墓旁還有小墓,墓與墓之間有歷史淵源。獻縣漢墓群主要有獻王墓、孝王墓、劉淑墓、劉英墓、毛公墓、貫公墓等,散布在滹沱河、滏陽河、子牙河三條河流之間,封土尚存的有37座,無封土的有4座,分布在獻縣境內河城街、十五級、段村、韓村等10個鄉鎮;獻縣漢墓群內的古漢墓均修為高臺,高臺均有俗稱,如河城街西的雲臺山、小屯村東的萬層(春)山、九張莊附近的九連山、傅莊附近的百草山、竇三疃附近的五王山、雙嶺村西的丹陵等 ,高臺的封土高度經實地測繪在1.9米-16米之間,範圍在193平方米-4.8萬平方米之間 。

獻王陵

獻王陵是獻縣漢墓群中的一座代表性漢墓,稱河間獻王墓,又稱獻王陵,是西漢河間獻王劉德與其妻子的墓地,位於獻縣漢墓群核心區域(獻縣城東5.5千米、河城街鎮南),東鄰雲臺山,東北200米處為河街鎮西八冊屯村,佔地面積4.8萬平方米 ,墳塋封土殘存4-5米高 。

雲臺山

雲臺山是獻縣漢墓群中的一座漢墓,是西漢丞相匡衡之墓,因墓地高大稱雲臺山,位於獻縣城東7.5千米,東南鄰河間國都城遺址,西為獻王陵,高20米,佔地2.3萬平方米 。

毛公墓

毛公墓是獻縣漢墓群中的一座漢墓,位於小屯村西北,為河間國博士毛萇(世稱"小毛公")的陵墓,封土高大,被闢為郊野公園,封土上建有毛公亭。

摺疊編輯本段文物遺存

獻縣漢墓群出土有錯金銅豹、鎏金銅雀、殘鎏金銅馬、金餅、銅龍、銅俑、耳杯、盤、陶俑、陶壺、玉器等,以及發現了大量漢代磚瓦等建築構件 。

摺疊編輯本段研究價值

獻縣漢墓群存37座漢墓,墓群規模大、級別高、數量多、層次全、時間跨度大,貫穿於西漢、東漢、魏晉(前178年-487年)始終,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獻縣漢文化體系,對研究兩漢、魏晉時期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科技、風俗等諸多方面均具有較高的歷史、學術、科學價值 。

摺疊編輯本段保護措施

1982年7月23日,獻縣漢墓群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河北省第二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1996年11月20日,獻縣漢墓群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2010年,獻縣人民政府啟動獻縣漢墓群獻王陵保護工程,並出臺文物保護利用的相關規劃,以加強獻王陵等文物的保護工作 。

2012年5月2日,河北省文物局《關於呈報〈河北省獻縣漢墓群文物保護總體規劃綱要〉的請示》(冀文物字〔2012〕81號)得到國家文物局批覆同意,要求系統歸納、總結影響墓群本體和周邊環境安全的主要因素,注意獻縣漢墓群整體格局的保護 。

摺疊編輯本段開發建設

2013年4月,獻縣人民政府投資3700萬元的獻王紀念園開工建設 。

2014年10月,獻王紀念園落成,佔地面積10萬平方米,主體建築由漢闕、六經柱、實事求是寶鼎、獻王紀念館、漢獻王劉德坐像及文化背景牆組成 。

摺疊編輯本段歷史文化

實事求是

"實事求是"一詞,最早出自東漢班固編撰的《漢書·景十三王傳·河間獻王劉德傳》,書中用"修學好古,實事求是"稱讚河間獻王劉德的治學態度 。

雲臺山由來

匡衡當丞相後,兩袖清風,愛民如子。死後人們紀念他,自願為他修大墓,男的肩擔、車推,女的手捧、襖包,用土築成"比雲彩高的山",故名雲臺山 。《獻縣誌》記載: "雲臺山、萬春山、百草山,此三山皆高陵,一望數十裡,樹木交映,村落參差,亦佳境也 。"

摺疊編輯本段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獻縣漢墓群位於河北省滄州市獻縣縣城向東約5.5千米,西距滄州市70千米 ,地處華北平原的九河下梢,河流密布 。

交通

滄州市--廣場街--解放西路--朝陽街--黃河西路--迎賓南大道--G1811黃石高速--河城街--086鄉道--獻縣漢墓群。

同类文章
 霍金承認有鬼神,並給出科學依據解釋

霍金承認有鬼神,並給出科學依據解釋

人們對鬼神總是有各種各樣的爭論,有的人相信鬼神的存在,並對此深信不疑,害怕獨自行走於黑暗之中,有什麼奇怪的風吹草動,他們都會覺得是鬼在作祟。但在如今的二十一世紀,很多人都開始相信科學,認為鬼神一說實乃封建迷信。但是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霍金,卻發表言論說其實是有鬼神的存在的。關於霍金史蒂芬·威廉·霍金,
 唐玄宗簡介,李隆基怎麼死的,和武則天是什麼關係?

唐玄宗簡介,李隆基怎麼死的,和武則天是什麼關係?

強大的唐朝,雄圖大略的唐玄宗!唐朝,是中國最強大的朝代之一,因此中國人也被世界各國成為唐人!而唐朝之所以是中國最強大的時代之一,其中之一就是唐朝的統治者有很多都是勵精圖治,雄圖大略的君主,其中就包括唐玄宗,李隆基!唐玄宗治下的開元盛世,是唐朝最強盛的時候,而唐玄宗本人和擁有「政啟開元,治宏貞觀」成就
 五色旗是中國國旗嗎?孫中山為什麼要換國旗呢

五色旗是中國國旗嗎?孫中山為什麼要換國旗呢

中國成立的時候一共有3面國旗,第一面是五色旗第二面是晴天白日旗,第三面是現在的五星旗.在推翻清朝的時候使用的五色旗為什麼國父孫中山卻不喜歡呢,而用了青天白日旗來代替呢小編來為你們說說民國的那些事.五色旗的來歷1912年1月3日到10日,新建立的民國各省代表會議與臨時參議院先後通過以五色旗為中華民國國
 隆裕太后和袁世凱是什麼關係?臨死之前對溥儀說什麼了?

隆裕太后和袁世凱是什麼關係?臨死之前對溥儀說什麼了?

隆裕太后,葉赫那拉氏,滿洲鑲黃旗人,是慈禧的侄女,後來被欽定成婚第二年成為皇后,裕隆太后雖然沒有慈禧太后的政治天賦,但也絕不是一無是處的人,在最後還是權力保存了清皇室的威嚴退位讓國,之後便成為了袁世凱的妾,這裡面還有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下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隆裕太后個人簡介:隆裕太后,葉赫那拉氏,
 1998年印尼屠華事件的傷亡是多少,華裔婦女遭遇了什麼?

1998年印尼屠華事件的傷亡是多少,華裔婦女遭遇了什麼?

大家還記得98年的那場印尼事件嗎?那個被稱為「黑色五月暴動」的事情還有人知道了解嗎?這是我們國家建國以來華人受到最嚴重的傷害的事件。你知道當時我國政府是什麼放應嗎?當時的華裔婦女遭遇了什麼?傷亡有多少?下面一起喝小編來了解一下吧!1998印尼屠華事件在1998年的5月13日,印度尼西亞這個國家中的棉
 清朝歷史上最悲催的一個皇帝\"光緒\"

清朝歷史上最悲催的一個皇帝\"光緒\"

大清朝統治了中國上百年,其中不乏出現了一些一代明君.比如什麼康熙乾隆之類的.不過在清末的時候.有一個清國皇帝是一個悲劇,他就是被後世熟知的光緒皇帝.清朝歷史上最悲催的一個皇帝光緒光緒帝,愛新覺羅·載湉,清德宗,光緒皇帝,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四歲登基,起初由慈安、慈禧兩宮太后垂簾聽政,光緒七年慈安太后崩
 司馬懿怎麼死的?墓地在哪裡

司馬懿怎麼死的?墓地在哪裡

說起司馬懿評論大多是包含著貶義,因為 本人城府太深,又善於心計。並且極能隱忍。所以才會成就他卓著的一生。那麼這樣一位擁有豐功偉績的人物關於他的死因歷史上是如何記載的呢!是真實的麼?司馬懿怎麼死的?民間傳說他是被報復致死的。這就和諸葛亮很有關係了,因為他是唯一能與諸葛亮抗衡的人,並且唐唐孔明都被他氣死
 尼布楚條約是中國得第一個不平定條約你可知道?

尼布楚條約是中國得第一個不平定條約你可知道?

大清朝在康熙皇帝手中可以說是蒸蒸日上飛速發展,開啟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代王朝,以大清朝當時的實力可以說沒有一個國家能匹敵,但就是這樣一個國家卻籤訂了一份中國第一個不平等的條約。什麼是尼布楚條約?尼布楚條約是清朝和俄羅斯帝國之間籤訂的第一份邊界條約,由領事為內大臣索額圖、佟國綱等人同俄羅斯使團籤訂,內容
 我國保存最完整的東漢墓,塵封千年,謎團仍未解開。

我國保存最完整的東漢墓,塵封千年,謎團仍未解開。

在中國考古的歷史裡,海昏侯墓,是目前為止,保存最完整的東漢墓,墓主的身份,是漢代的一位君王,他叫劉賀。他可以說是歷史上幾個在位最短的皇帝之一,僅僅在位27天,就因荒淫和無作為被廢,看來作為漢武大帝的孫子,後世之臣仍然不會留些情面,史稱劉賀為漢廢帝,海昏侯,這些字眼真的含有一些貶義。不管怎麼說,海昏侯
 諸葛亮墓在哪?劉伯溫為何不敢挖諸葛亮墓?

諸葛亮墓在哪?劉伯溫為何不敢挖諸葛亮墓?

諸葛亮一生可以說是富有傳奇色彩,也為蜀漢政權的確立立下不小的功勞,而諸葛亮生前神機妙算,死後也早就猜到了定會有人來挖他的墳,諸葛亮墓到底在哪,有沒有被挖過呢,下面跟著小編一起去看看吧。諸葛亮墓傳聞:在諸葛亮死後曾留下三個計謀,一是斬魏延、二是退司馬、三是隱藏自己的墓,諸葛亮讓姜維找來11個人為他挖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