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蘇祿國東王墓

2023-04-01 20:25:13

蘇祿國東王墓,坐落在山東省德州市城區北部的北營村,安葬著蘇祿國的一位國王和他的王妃及兩位王子,是中國境內僅有的兩座外國君主陵墓之一(另一座是位於南京的渤泥國王墓),也是我國唯一的駐有外國王室後裔守陵村落的異邦王陵。

蘇祿國東王墓是中菲兩國傳統友誼的見證。蘇祿王墓是明朝初年國王陵墓中保存較為完好的一座。

1956年,蘇祿國東王墓列為首批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1月13日,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信息

中文名

蘇祿國東王墓

外文名

Su Luguo East Tomb

墓主身份

蘇祿國東王

始建時間

明永樂十五年(1417年)

地理位置

山東省德州市德城區青年路356號

景點級別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著名景點

牌坊、御碑樓、神道石像生

人物評價

"賢德芳名流播後世,

目錄

1家庭成員

2主要景點

3使團來訪

4依稀過往

5滄海桑田 後人再訪德州

6入籍中國

7後人

8相關史料

9古蘇祿國疆域

10藝術相關

摺疊編輯本段家庭成員

墓主名諱:巴都葛叭答剌(譯音)身份:蘇祿國東王(諡號:蘇祿國恭定王)

王妃:葛木寧(譯音)

蘇祿王墓

蘇祿王墓

 長子:都麻含(譯音)

次子:溫哈剌(譯音)

三子:安都魯(譯音)

(長子回國繼位,王妃及二位王子之墓在東王墓東南側。1940年一本雜誌誤稱次子安都魯、三子溫哈喇。但德縣誌及墓碑、史料載,"次子溫哈剌,三子安都魯")

摺疊編輯本段主要景點

蘇祿國東王墓肅穆壯觀,周圍護陵松柏常青,神道入口為新制漢白玉石牌樓一座,神道兩側有六方石望柱一對,石像生六對,分別為一對石虎、一對石獅、一對石馬、一對石羊、一對馬倌、一位文臣和一位武官。永樂帝朱棣御筆撰寫的神道碑在神道南端東側。王妃葛木寧及東王次子溫哈剌、三子安都魯之墓在王墓東南側。

明、清兩代,不少詩人、學者來瞻仰憑弔,並留下了許多詩篇。

蘇祿王陵

蘇祿王陵

今天的蘇祿東王墓,是一處以王陵、享堂、御碑亭、牌坊、神道和清真寺、碑廊為主的陵園式古建築群,布局錯落有致,交相呼應,別具一格。

享堂是祠廟的主體建築,佔地130多平方米,18根大紅柱氣勢雄偉。古樸典雅的祠廟大門外,一對新雕刻的石獅雄踞左右。"古墓埋客帝,豐碑載友誼"。蘇祿國東王墓是存留在中國大地上的一座具有跨國意義的王陵,它揭開了蘇祿與中國國際交往的新篇章,無論當時還是今天都留下了深遠的影響。

清朝詩人馮廷槐寫遭"生為朝貴客,死作邵先賢",高度評價了這位友好使者,對兩國友誼所做出的貢獻。

摺疊編輯本段使團來訪

明朝永樂年間,國力逐漸強盛,中國海上的航運事業漸漸發達,造船業已居於當時世界先進行列。明成祖朱

蘇祿王

蘇祿王

棣遵明太祖遺訓,遣使出訪南洋15國。

明朝永樂十五年(1417年),古蘇祿國是一個信奉伊斯蘭教的酋長國。國內分為東王、西王、峒王三家王侯,以東王巴都葛叭答剌為尊。三王率領家眷、官員共340多人組成友好使團,"梯山航海,效貢中朝",遠渡重洋,從福建泉州登岸,經蘇州、杭州沿京杭大運河至北京,受到了永樂皇帝的隆重接待。明朝人張燮在他著的《東西洋考》第五卷中,稱這次訪問是"空國來歸,鱗次闕下"。當明成祖朱棣得知巴都葛叭答剌一行已在福建泉州登岸後,便下令沿途地方官員隆重接待,派專使到應天府龍江驛專候,並由皇帝專使、留在應天的禮部尚書和應天府知府等在應天會同館舉行盛大宴會,為巴都葛叭答剌一行接風洗塵。後由總兵太監鄭和陪同北上。使團到北京後,明成祖在奉天殿款待蘇祿國王一行。據《明史》載,三王攜帶了本國許多珍奇特產,向明帝"進金縷表文,獻珍珠、寶石、玳瑁諸物"。朱棣見東王"恭順特達,聰明溫厚",以賓禮隆重接待。東王感激,請受章服。成祖"封為國王。賜印誥、襲冠帶及鞍馬、儀仗器物,其從者亦賜冠帶有差"。三王辭歸時,朱棣又"各賜玉帶一,黃金百兩,白金兩千,羅錦文綺二百,帛三百,鈔萬錠,錢二千緡,金繡蟒龍、麒麟衣各一",並"優加賜責遣官護歸"。

史料記載,蘇祿使團在京居留27天,三王辭歸,永樂皇帝又派人專程護送。東王病殞歿德州

1417年9月13日,到達德州以北的安陵時,東王突患急症,不幸染病殞歿。訃告到京,明成祖深為哀悼,派禮部郎中陳世啟赴德州,為東王舉行了隆重的葬禮,諡曰:恭定。並為其在德州城北十二連城九江營的西南部擇址建陵 ,明成祖親自撰寫悼文。

在明政府為蘇祿東王所寫的祭文中,讚譽東王"聰明特達,賦性溫厚"。肯定了蘇祿東王訪華對兩國友好關系所做的傑出貢獻,"賢德芳名流播後世,與天地相悠久,雖死猶生",對東王的逝世表達了"不勝痛悼"之情。

接著,明成祖又遣派使者對東王家屬表示了深切慰問,並諭王長子都馬含曰"爾以嫡長,為國人所屬,宜即繼承,用綏蕃服,今特封爾為蘇祿東王,以繼爾父之志。"勸諭都馬含隨西、峒王一起回國,並同意東王妃葛木寧、次子溫哈剌、三子安都魯及侍從共10人留居中國,東王妃居喪3年,後再返德州,留居中國。

摺疊編輯本段依稀過往

摺疊修建墓園聚墓成村

為表達對蘇祿國東王的哀思,第二年(公元1418年,明永樂十六年),明政府在東王的埋葬地大建陵區,墓前修造了祠廟,樹立了"御製蘇祿國東王碑",明成祖朱棣親自為蘇祿東王撰寫了碑文。碑文讚譽蘇祿東王"聰明特達,超出等倫"。說明蘇祿東王訪問中國的功績是"光榮被其家國,慶澤流於後人,名聲昭於史冊,永世而不磨"。

明政府為蘇祿國東王在德州北郊修建的陵墓,莊嚴肅穆,巍峨壯觀。整個陵墓和明代禮制所規定的親王陵墓的規格大致相同。

其墳墓南側有御碑、石人、石馬、石羊、石虎、望柱等附屬文物。東王下葬後,其長子都馬含隨西王、峒王等人回國繼承王位,王妃葛木寧、次子溫哈剌、三子安都魯及侍從十餘人則留在德州守墓3年。

東王墓建成後,明朝皇帝對守墓的東王后裔非常照顧,不僅賜田免稅,對守墓的王室家人,由德州官倉給每人每月提供口糧一石,以及布匹、銀鈔等,還"恩賜十二連城祭田三頃三十八畝,永不起科"。因其信仰伊斯蘭教,風俗習慣與回族相近,還從山東歷城縣遷來3戶回族居民,夏、馬、陳三姓(夏乃馬當、馬醜斯、陳咬柱)供東王守墓後人役使及通婚。

明宣德年間 ,在東王墓西南敕造清真寺一座,於安、溫二姓各選掌教一人,負責宗教事務,每逢回教大典,掌教長率領溫安全體誦經祭墓,成為定例。1424年(永樂二十二年),明朝政府派人護送王妃葛木寧回國,由於對東王的眷戀,次年她再次返回德州,從此再未離開,與兩位王子長期留居德州,直到去世。現蘇祿王墓東南方,有3個比王墓略小的封土堆,便是王妃和二位王子的墳墓。

滿清入關後,清政府繼承明朝法統,對蘇祿王的後裔仍然給予特殊照顧。

清雍正四年(1726年),蘇祿蘇丹母漢末母拉律林委派旅居蘇祿的中國商人龔廷彩為蘇祿訪華使團使,附馬阿石丹為副使,攜帶"國書"和禮品,到中國進行訪問。根據留居德州的東王八代孫安汝奇、溫崇凱提出的"本國遠隔重洋",要求加入中國籍的請求,清政府禮部同意守墓人等子孫,以溫、安二姓入籍德州。同時規定:"溫、安二姓各立奉祀生一名,照山東省先聖先賢子孫之例……嫡裔承襲。"並於雍正十三年(1735年)發給永久執照。

從此蘇祿國東王的兩支後裔,溫、安兩姓就以華籍蘇祿人的身份在德州安家落戶,與當地回、漢民族和睦相處,成為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雖然人數不多,但也生齒日繁,聚村而居。

摺疊災亂頻繁人口外流

鴉片戰爭後,中國進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清政府外患頻仍,內亂不休,日久年深,屢經戰亂。清廷長期不對南運河德州段的四女寺減河、哨馬營減河進行維護和疏通,致使南運河連年泛濫、水患無盡,每次水患都惠及蘇祿王墓和附屬清真寺。

清道光三年(1823),大運河決口,使德州城北成為一片汪洋,北支河以南幾個村莊的農戶,其中也包括北營村的村民,都到北支河南岸的大堤上避難。大水過後,不少村民到外地落戶,而大部蘇祿國東王的後裔們,因祖墳所在不忍遠離,故大水過後,又重新回到北營村,在祖墳兩側重建了家園,仍守護著自己的祖墳。

民國六年六月(1917年7月),德州遭遇百年一遇的洪水,南運河再次決口,史載這次大水:"水繞城垣,僅露七磚"。而北營村再次成了澤國,全村僅剩下9間房屋,其餘全部被大水毀壞。大水過後,蘇祿王墓前的大殿、配殿、清真寺及民房等建築,均蕩然無存了。御碑樓倒塌、御碑陷入泥潭,華表、翁仲、石獸等東倒西歪,王墓周圍一片狼藉。

經過這兩次特大水災的衝擊和歷年的戰亂之後,蘇祿國東王的部分後裔和明朝在歷城縣派來的夏、馬、陳三姓中的部分住戶,有些就攜家帶口移居了他鄉及附近的村街,另謀生路去了。部分不願離開祖宗墓地的蘇祿國東王的後裔們,又在這塊沃土上重建了家園。

摺疊殘陽亂鴉文物重建

盧溝橋事件後,侵華日軍沿津浦線南下,1937年10月,德州淪陷。日軍在高大的王陵寶頂上修築碉堡,抗戰勝利後旋被拆除。進入中華民國以來,軍閥混戰、水旱交替,加之日寇侵略,東王墓前的大殿毀塌,松柏被伐,石獸等東倒西歪。昔日的"花謝紅香",到德州解放前夕,已成了"亂鴉殘日",一片荒蕪景象。

1967年文化大革命時,北營的王陵險遭破壞,所幸明政府在安葬蘇祿王時,寶頂下方的墓土用三合土夯實得異常堅固 ,王陵地宮未遭破壞。

1956年,山東省人民政府把蘇祿國東王墓列入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8年1月13日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0年國家文物局和省地市有關部門撥款,對已流散破損的翁仲、華表、石獸做了整形復原,14件石雕重新按序排列在神道兩側。

1985年,德州市政府重建了地表建築。祠廟內有陵恩殿、東西配殿和陵恩門,並增添了迴廊,新建一座牌樓,由大書法家啟功和謝稚柳書曰"芳名遠播""聰慧永傳"。在東王墓前重新複製了"故蘇祿國恭定王墓"石刻墓碑,設置了石供桌、石香爐。

1997年,德州市政府投資完成了王妃、王子墓擴建工程,御碑樓維修工程,修仿古圍牆310米,碑廊300平方米,地下排水工程450米,綠化工程初具規模。至此,修整後的蘇祿東王墓,已成為一座古樸肅穆、松柏環繞、整潔美麗的陵園。

摺疊編輯本段滄海桑田後人再訪德州

1731年,蘇祿蘇丹親自來朝並拜謁了蘇祿東王墓。

1980年,菲律賓共和國駐華大使納西索·雷耶斯博士同使館人員專程來德瞻仰王墓,並會見了東王后裔。

1995年,菲律賓蘇祿東王后裔蘇丹王太子伊示買基蘭蘭到德州拜祭蘇祿東王墓。

1999年,菲律賓蘇祿東王后裔蘇丹王再次到德州拜祭蘇祿東王墓,並參加了德州'99經貿洽談聯誼會。

2007年,菲律賓蘇祿省副省長安娜傻依都利亞、蘇祿蘇丹依百拉吟巴金率領菲律賓蘇祿訪華團一行同德州北營蘇祿東王后裔合影留念。

2013年,菲律賓蘇祿東王后裔梅裹安姆·唐勞·基拉姆公主一行9人赴德州拜祭祖先。

摺疊六百周年祭祖

2017年9月13日,"紀念蘇祿東王首次赴華600周年"儀式在山東德州蘇祿王御園舉行。蘇祿東王(長子)後裔扶格達爾-基拉姆蘇丹家族一行二十餘人到達中國,先後祭拜了蘇祿東王墓、王妃及王子墓。來自全國各地,因災亂不得不離開德州的東王后裔,亦回到德州祭拜祖先,到者數百餘人。

摺疊編輯本段入籍中國

明朝永樂十五年(公元1417年),蘇祿東王巴都喀·叭哈剌等三王率其屬及隨從頭目三百餘人的龐大使團來燕京訪問,東王因病逝世於今山東德州,留王妃及次子溫哈剌三子安都魯守墓並定居中國。後因其信仰伊斯蘭教,風俗習慣與回族相近,後來便融入了回族當中。

雍正九年(1731年),當時的蘇祿國王蘇老丹來中國訪問,途經德州時瞻拜東王墓,東王第8代孫溫宗楷、安汝奇向其提出加入中國籍的請求。蘇祿王蘇老丹到京後立即摺奏清廷,很快得到清朝的批准,並取兩位王子名字的第一個字:溫、安為姓入籍中國。

蘇祿東王后裔,仍以溫、安二字為姓,信奉宗教伊斯蘭教,至今已在中國傳承近六百年(1417年至今),入籍中國二百多年(1731至今),傳至二十多代。東王后裔早已融入中國,因歷史上發生的幾次較大的天災與戰亂,已有不少東王后裔離開德州,蘇祿東王后裔今已分布全國多地(因災荒之年,外遷人口已無法統計)。 (2013年3月記)

現兩姓中仍有"溫安倆姓是一家,永世不通婚"的說法。

摺疊編輯本段後人

摺疊溫姓

回族溫姓,源出明朝時期融入回族的蘇祿國(今菲律賓蘇祿群島)的蘇祿東王巴都葛.叭答剌次子溫哈剌。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因其信仰伊斯蘭教,風俗習慣與回族相近,其後裔融入回族,取溫哈剌名字首音為溫姓。

摺疊安姓

回族安姓(不全是)中一支,源出明朝時期融入回族的蘇祿國(今菲律賓蘇祿群島)的蘇祿東王巴都葛.叭答剌三子安都魯。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因其信仰伊斯蘭教,風俗習慣與回族相近,其後裔融入回族,取安都魯名字首音為安姓。

摺疊夏、馬、陳

夏乃馬當、馬醜斯、陳咬柱與溫安二姓後人。

因蘇祿東王后裔信仰伊斯蘭教,風俗習慣與回族相近,明代皇帝從山東歷城縣遷來3戶回族居民,夏、馬、陳三姓(夏乃馬當、馬醜斯、陳咬柱)供東王守墓後人役使及通婚。(詳情可見初中嶽麓版歷史教科書)

摺疊編輯本段相關史料

摺疊明實錄

(永樂十五年八月甲申朔)行在禮部言:權蘇東國巴都葛叭答剌,權蘇祿西國麻哈剌吒葛剌麻丁,故權蘇祿峒者之妻叭都葛巴剌卜,各率其屬及隨從頭目凡三百四十餘人奉金縷表來朝貢,且獻珍珠寶石玳瑁等物。賜予視滿剌加國王。(明太宗實錄)

(辛卯)封巴都葛叭剌為蘇祿國東王,麻哈剌吒葛剌麻丁為蘇祿國西王,叭都葛巴剌卜為蘇祿國峒王,並賜誥命及襲衣冠服印章鞍馬儀仗,隨從頭目三百四十餘人,賜冠帶金織文綺襲衣有差。(明太宗實錄)

(庚戍)蘇祿國東王巴都葛叭答剌,西王麻哈剌吒葛剌麻丁,峒王叭都葛巴剌卜,辭歸,人賜金相玉帶一,黃金百兩,白金二千兩,羅錦文綺二百疋,絹三百疋,鈔一萬錠,錢三千貫,金繡蟒龍衣麒麟衣各一襲,賜其隨從頭目文綺彩絹錢均有差。(明太宗實錄)

(九月乙丑)蘇祿國東王巴都葛叭答剌,歸次德州病卒,訃聞,遣官賜祭,命有司營墳,葬以王禮,上親為文樹碑墓道,留其妃妾及謙從十人守墓,令畢三年還國。仍遣使齎敕諭其長子都麻含曰:"爾父知尊中國,躬率家屬陪臣,經涉海道,萬裡來朝,眷其誠悃,已錫王封,優加賜賚,遣人護送還國,舟次德州,以疾歿,朕聞之良用閔悼,已葬祭如禮,爾以嫡長為國人所屬,宜即繼承,以綏藩服。今特命爾為蘇祿國東王,爾尚益懋忠貞,敬承天道,以副眷懷,以承爾父之志。欽哉!"(明太宗實錄)

(十九年夏四月癸卯)蘇祿國東王之母遣王叔叭都加蘇哩等貢方物,賜叭都加蘇哩冠帶襲衣鈔貯絲文錦紗羅彩絹,賜其從人有差。(明太宗實錄)

(二十一年秋七月己丑)蘇祿國東王妃叭都葛蘇悝等還國。先是蘇祿國東王率家屬朝貢,既歸卒於德州,命葬焉。留其妃守墳。至是六年,厚賜而遣之。(明太宗實錄)

摺疊德縣誌

明蘇祿國東王墓,在城北二裡,蘇祿國在東南海中,有三王。曰:東王、西王、峒王,以東王為尊。明永樂十五年,東王巴圖噶巴達剌巴圖噶巴蘇爾、峒王巴圖噶巴喇布各,率其妻子頭目來朝,歸至德州,東王卒。命有司營葬樹碑,諭祭一壇, 諡曰恭定,封其長子圖瑪哈為蘇祿東王,率眷屬歸國,留侍從十餘人守墓。王次子溫哈喇,三子安都魯俱受俸賜。永樂十九年嗣王遣使入貢,清雍正五年,國王來朝。九年,國王蘇老丹摺奏,禮部查明 ,前明留德守墓人等子孫入籍德州,題定溫安二姓,各立奉祀生一名,該撫題明嫡系承襲,給照在案。十年,發帑金修其墓,墓碑有雲:其俗少粒食,食魚蝦螺蛤,短髮纏皂縵,煮海為鹽,釀蔗為酒,織竹布為業,氣候常熱,其產竹布、玳瑁、珍珠。永樂間三王來朝時,貢珍珠玳瑁諸物,賜王冠服玉金帶蟒龍,金銀錢鈔錦幣器皿及妃子女姻戚等,賜物各有差。 (見右圖)

資料

資料

摺疊編輯本段古蘇祿國疆域

古蘇祿國,主要領土都在今菲律賓蘇祿群島上,位於現菲律賓西南部群島,由數百個火山島、珊瑚島、無數巖灘和暗礁組成。從民答那峨西南的巴西蘭島向西南延伸270公裡,至馬來西亞的沙巴東海岸附近。其中重要島嶼有霍洛島,美國1899年、錫布圖島、錫亞西島和卡加延蘇祿島等,形成蘇祿海與西裡伯斯海之間屏障,其中多數島嶼經由西班牙、美國殖民(蘇祿國.公元1450年-;西班牙.公元1800年-;菲律賓.公元1915年-),公元1915年蘇祿成為菲律賓的一部分。

摺疊編輯本段藝術相關

摺疊紀念詩歌

顧炎武《過蘇祿東王墓》

豐碑遙見炳奎題,尚憶先朝寵日殫。世有國人供灑掃,每勤詞客駐輪蹄。

九河水壯龍狐出,十二城荒向鶴棲。下馬一為郯子問,中原雲鳥正悽迷。

摺疊電影

1986年中菲兩國合拍了大型歷史傳奇故事片《蘇祿國王與中國皇帝》(電影藝術形式太重,請勿當做史實)。 本片獲廣播電影電視部1986-1987年優秀影片特別獎。

同类文章
 霍金承認有鬼神,並給出科學依據解釋

霍金承認有鬼神,並給出科學依據解釋

人們對鬼神總是有各種各樣的爭論,有的人相信鬼神的存在,並對此深信不疑,害怕獨自行走於黑暗之中,有什麼奇怪的風吹草動,他們都會覺得是鬼在作祟。但在如今的二十一世紀,很多人都開始相信科學,認為鬼神一說實乃封建迷信。但是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霍金,卻發表言論說其實是有鬼神的存在的。關於霍金史蒂芬·威廉·霍金,
 唐玄宗簡介,李隆基怎麼死的,和武則天是什麼關係?

唐玄宗簡介,李隆基怎麼死的,和武則天是什麼關係?

強大的唐朝,雄圖大略的唐玄宗!唐朝,是中國最強大的朝代之一,因此中國人也被世界各國成為唐人!而唐朝之所以是中國最強大的時代之一,其中之一就是唐朝的統治者有很多都是勵精圖治,雄圖大略的君主,其中就包括唐玄宗,李隆基!唐玄宗治下的開元盛世,是唐朝最強盛的時候,而唐玄宗本人和擁有「政啟開元,治宏貞觀」成就
 五色旗是中國國旗嗎?孫中山為什麼要換國旗呢

五色旗是中國國旗嗎?孫中山為什麼要換國旗呢

中國成立的時候一共有3面國旗,第一面是五色旗第二面是晴天白日旗,第三面是現在的五星旗.在推翻清朝的時候使用的五色旗為什麼國父孫中山卻不喜歡呢,而用了青天白日旗來代替呢小編來為你們說說民國的那些事.五色旗的來歷1912年1月3日到10日,新建立的民國各省代表會議與臨時參議院先後通過以五色旗為中華民國國
 隆裕太后和袁世凱是什麼關係?臨死之前對溥儀說什麼了?

隆裕太后和袁世凱是什麼關係?臨死之前對溥儀說什麼了?

隆裕太后,葉赫那拉氏,滿洲鑲黃旗人,是慈禧的侄女,後來被欽定成婚第二年成為皇后,裕隆太后雖然沒有慈禧太后的政治天賦,但也絕不是一無是處的人,在最後還是權力保存了清皇室的威嚴退位讓國,之後便成為了袁世凱的妾,這裡面還有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下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隆裕太后個人簡介:隆裕太后,葉赫那拉氏,
 1998年印尼屠華事件的傷亡是多少,華裔婦女遭遇了什麼?

1998年印尼屠華事件的傷亡是多少,華裔婦女遭遇了什麼?

大家還記得98年的那場印尼事件嗎?那個被稱為「黑色五月暴動」的事情還有人知道了解嗎?這是我們國家建國以來華人受到最嚴重的傷害的事件。你知道當時我國政府是什麼放應嗎?當時的華裔婦女遭遇了什麼?傷亡有多少?下面一起喝小編來了解一下吧!1998印尼屠華事件在1998年的5月13日,印度尼西亞這個國家中的棉
 清朝歷史上最悲催的一個皇帝\"光緒\"

清朝歷史上最悲催的一個皇帝\"光緒\"

大清朝統治了中國上百年,其中不乏出現了一些一代明君.比如什麼康熙乾隆之類的.不過在清末的時候.有一個清國皇帝是一個悲劇,他就是被後世熟知的光緒皇帝.清朝歷史上最悲催的一個皇帝光緒光緒帝,愛新覺羅·載湉,清德宗,光緒皇帝,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四歲登基,起初由慈安、慈禧兩宮太后垂簾聽政,光緒七年慈安太后崩
 司馬懿怎麼死的?墓地在哪裡

司馬懿怎麼死的?墓地在哪裡

說起司馬懿評論大多是包含著貶義,因為 本人城府太深,又善於心計。並且極能隱忍。所以才會成就他卓著的一生。那麼這樣一位擁有豐功偉績的人物關於他的死因歷史上是如何記載的呢!是真實的麼?司馬懿怎麼死的?民間傳說他是被報復致死的。這就和諸葛亮很有關係了,因為他是唯一能與諸葛亮抗衡的人,並且唐唐孔明都被他氣死
 尼布楚條約是中國得第一個不平定條約你可知道?

尼布楚條約是中國得第一個不平定條約你可知道?

大清朝在康熙皇帝手中可以說是蒸蒸日上飛速發展,開啟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代王朝,以大清朝當時的實力可以說沒有一個國家能匹敵,但就是這樣一個國家卻籤訂了一份中國第一個不平等的條約。什麼是尼布楚條約?尼布楚條約是清朝和俄羅斯帝國之間籤訂的第一份邊界條約,由領事為內大臣索額圖、佟國綱等人同俄羅斯使團籤訂,內容
 我國保存最完整的東漢墓,塵封千年,謎團仍未解開。

我國保存最完整的東漢墓,塵封千年,謎團仍未解開。

在中國考古的歷史裡,海昏侯墓,是目前為止,保存最完整的東漢墓,墓主的身份,是漢代的一位君王,他叫劉賀。他可以說是歷史上幾個在位最短的皇帝之一,僅僅在位27天,就因荒淫和無作為被廢,看來作為漢武大帝的孫子,後世之臣仍然不會留些情面,史稱劉賀為漢廢帝,海昏侯,這些字眼真的含有一些貶義。不管怎麼說,海昏侯
 諸葛亮墓在哪?劉伯溫為何不敢挖諸葛亮墓?

諸葛亮墓在哪?劉伯溫為何不敢挖諸葛亮墓?

諸葛亮一生可以說是富有傳奇色彩,也為蜀漢政權的確立立下不小的功勞,而諸葛亮生前神機妙算,死後也早就猜到了定會有人來挖他的墳,諸葛亮墓到底在哪,有沒有被挖過呢,下面跟著小編一起去看看吧。諸葛亮墓傳聞:在諸葛亮死後曾留下三個計謀,一是斬魏延、二是退司馬、三是隱藏自己的墓,諸葛亮讓姜維找來11個人為他挖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