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卦象為蠱卦(蠱卦之六五爻辭)
2023-07-29 07:11:44 2
六五:幹父之蠱,用譽。
象曰:幹父之蠱,承以德也。
釋字
譽
《說文》:「譽,稱也。從言輿聲」。《莊子·盜路篇》:「好面譽人者,亦好背而毀之」。《禮記·表記》:「君子不以口譽人」。《論語》:「子曰:『吾之於人也,誰毀誰譽?如有所譽者,其有所試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意思是孔子說:我對於人呢,看誰聲名壞,看誰聲名好;如有聲名好的,就試著任用他。(這樣)人們都看重聲名,幾代都會直道而行的。
譽,是眾手共舉,眾口稱善之象,譽的本義 就是受人抬舉。
釋象
《蠱卦》是由《泰卦》變化而來的。《泰卦》先變為《恆卦》,然後《恆卦》再變為《蠱卦》。在卦變過程中,六五居位不動,未發生位置變化。
《泰卦》六五爻辭曰:「帝乙歸妹,以祉元吉」,由此可見,六五並非帝王、天子,而是帝乙所歸之妹。「帝乙歸妹」是有記載的最早的和親政策。和親政策的目的,就是用聯姻的方式換取暫時的和平環境。和平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泰卦》的主題。帝乙之妹,為緩和商周矛盾,創造和平環境,促進雙方的發展起了極其重要的作用。《恆卦》六五爻辭曰:「恆其德,貞,婦人吉,夫子兇」。其《象傳》釋曰:「婦人貞吉,從一而終也;夫子制義,從婦兇也」。「恆其德」,就是要長期保持這種和親的狀態。和親政策具有強烈的政治色彩,長期保持這種和親政策帶來的和平局面,對婦人而言是有利的,可以從一而終,否則,一旦關係破裂,受傷害的首先是婦人,故《象傳》釋曰:「婦人貞吉,從一而終也」。然婦人只是和親政策的犧牲品,是其中的一枚棋子。在國家利益面前,婦人的利益是微不足道的,和親政策是矛盾雙方在特定條件下形成的;用以平衡雙方利益的措施。一旦這種平衡被打破,和親政策就會被廢棄,雙方就會重新調整政策,而不會從於婦人,繼續保持和親局面。只有永遠的利益,沒有永遠的親和,故《象傳》釋曰:「夫子制義,從婦兇也」。《蠱卦》六五承續《泰卦》、《恆卦》而不動,說明仍繼續保持著以往的和親政策,即繼續「恆其德」,故曰「幹父之蠱」。其《象傳》亦因此釋曰:「幹父之蠱,承以德也」。這裡的「承以德也」與《恆卦》所謂「恆其德」,皆指保持《泰卦》所謂「帝乙歸妹」的和親政策。和親政策有始有終,故成蠱矣。
前面已經提到,六五並非帝王、天子,而是帝乙所歸之妹,是和親政策的一枚棋子,《蠱卦》六五之所以居至尊之位,是和親政策的需要,是一種政治熱捧。六五的地位,只是一種榮譽;而不代表真正的實力,故曰「用譽」。從卦象上看,《蠱卦》是由《泰卦》變化而來的。《泰卦》先變為《恆卦》,然後《恆卦》再變為《蠱卦》。六五在《泰卦》居坤體,「坤為大輿」、「輿」在古代指以眾人抬行的轎子。六五在《恆卦》中為兌體主爻,「兌為口舌」,換言曰「言語」。故有「言」。《蠱卦》六五在艮體中,「艮為手」。以言以手抬舉,就是「譽」字的形象,「譽」字從言從輿,就是以手抬舉,以言稱讚之象,故曰「用譽」。
義理
採取和親政策,使矛盾雙方處於親和狀態。這種親和狀態如果得以維持,有始有終,則和親政策就算起到了應有的作用,成而為蠱矣。但實際上,和親政策的成功只是一種表面的親和,口頭的稱譽,真正起作用的,其實還是矛盾雙方的實力,故曰「用譽」。
歷史上有很多和親政策成功的範例。著名的有漢代的「昭君出塞」、唐代的「文成公主入藏」等。由於和親政策的巨大成功,用以和親的婦女亦因此名垂千古,譽滿天下。商王朝的「帝乙歸妹」,並不算很成功的和親案例,它只是從表面上暫時緩和了商周矛盾,實際上周人絲毫沒有放緩「翦商」的步伐。「用譽」的意思,說白了就是掩蓋矛盾,粉飾太平,做名不副實的表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