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驚沙觀後感

2023-08-11 10:57:05

  《驚沙》我國第一部正面反映紅西路軍悲壯慘烈歷史和偉大英雄主義犧牲精神的影視作品。小編整理了驚沙觀後感範文,歡迎欣賞與借鑑。

  20xx年驚沙觀後感【篇一】

  寒假期間,我看了影片《驚沙》,它是我國第一部正面反映紅西路軍悲壯慘烈歷史和偉大英雄主義犧牲精神的影視作品。

  本電影講述的是共和國開國名將秦基偉將軍一九三七年一月,在紅軍西路軍艱苦徵戰河西走廊時期,面對著馬家軍重兵瘋狂圍剿血腥屠殺,在敵眾我寡,紅軍傷亡慘重饑寒交迫,糧彈無濟的生死關頭,臨危受命率領指揮紅四方面軍總供給部浴血奮戰三天三夜,最終實現臨澤城突圍的故事。歌頌了西路軍將士不怕犧牲、大無畏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頌揚了我軍英勇不屈的軍魂。

  西路軍在途中歷經了重重艱險:斷糧、子彈奇缺、衣不遮體等終於打敗了馬家軍重兵。當然,在這次戰役中,也有許多戰士壯烈犧牲。其中,最令我感動的是桂芳犧牲的時候,寧可讓自己的三哥秦基偉打死,也不當俘虜。我就感覺到了桂芳是西路軍女戰士中最為英勇的一個,因為她和自己未出世的孩子一同犧牲在了突圍的戰場上。還有事後的韓仕宏,雖然沒控制住自己殺了俘虜,但最後在秦基偉的引導下明白了:氣要在合適的時候發:做戰士要把那些氣在心裡憋著,一刻也不能軟,要在打仗的時候用來盡情殺敵。

  這部影片展示了真實殘酷而驚心動魄的戰爭場景,也折射出革命先輩堅定不移的信念,忠貞不渝的政治情操,如鋼似鐵的革命意志和英勇頑強、有我無敵、勇於犧牲、一往無前的革命主義氣概。

  20xx年驚沙觀後感【篇二】

  茫茫戈壁,古城內外,血濺石牆,伏屍上千。這就是西路紅軍浴血河西的場景。

  長徵是一次戰略性轉移,過草地,爬雪山,「烏蒙磅礴走泥丸」「大渡橋橫鐵索寒」,外有敵人阻擊,內有饑寒交迫,只有信念苦苦支撐,撐著瘦弱軀體前移,奮戰。然而漫漫長徵並不是結束,外敵內寇一日不除,中國一日不解放,紅軍們便一日不得安寧。是啊,因為有著小草般頑強生命力的紅軍令人生畏,讓敵人不計彈藥不計人力去阻擊。

  驚沙,驚沙,沙漠中驚雷平地起,向世人宣示紅軍不屈的意志。影片中,我看到的是烈士的意志。炮火轟炸中,我們看到的是腰部受重傷的某連長讓士兵背他上城樓利用他精準射擊的能力發射炮彈減弱敵方火力,他「傷兵也是兵」的理念讓我看到了軍人的傲骨。我們看到的是桂芳不顧身孕衝在前線,那怕孤立無援也不放棄,槍用完了用鈍刀,刀被搶了就肉搏,四五大漢圍攻下的她不見怯退,直至被俘寧死,她堅韌的眼神,遺憾的眼神,不舍的眼神,諸君可否感知?我們看到的是韓連長身系炸藥包衝向敵襲地道解決了臨澤城內外受迫之憂,他吶喊地衝向炮火集中處,為了死去的妻兒,為了活著的戰友,為了革命!我們看到的是毅然斷後的彭戰士在敵軍入取城中後拖著傷體,唱著紅歌,將手榴彈扔向敵人的拼死一搏的英勇身姿。還有米娃和么妹,年紀輕輕的鮮活的生命……

  軍隊中難免有逃兵,有儒夫,可更多的是鐵錚錚的漢子,不讓鬚眉的巾幗,只因為我們是軍人,我們有紀律,有驕傲!紅軍力量大多來自民間和積極知識分子,他們見多了民間疾苦,見多了剝削欺凌,見多了妻離子散。所以在中國共產黨的號召下,他們聚在一起,用滿腔怒火,滿懷熱血去爭取解的勝利?食不飽穿不暖又如何,子彈缺乏又何懼,我們用鈍刀,用石塊,用血肉之軀,去突圍,去殺出紅色的希望!

  驚沙,驚殺,沙漠中人命如草芥的殺戮,向世界宣示和平的珍貴。影片中,我看到的是戰爭如生命收割機,所到之處一片荒蕪。血肉之軀呵,怎敵鐵炮無情?誰是該死的,誰又是不該死的?通通是戰爭的犧牲品。在那個命不是命的時代,安穩是一種奢侈……

  吾輩身出和平時代,應當倍加珍惜!這份福祉源於先輩之無私奉獻,應當倍加感恩!

  20xx年驚沙觀後感【篇三】

  1936年6月,紅軍長徵勝利後,紅四方面軍主力奉中央軍委命令西渡黃河作戰,這就是赫赫有名的西路軍。沿途敵兵瘋狂圍堵,連日不斷,茫茫戈壁,天寒地凍。1937年1月,篳路藍縷的西路軍第五軍、九軍和三十軍歷經艱苦,攻佔了高臺、臨澤等據點。而這次具有重要意義的勝利到來同時,也意味著最終的生死血戰拉開大幕。時任國民黨第二方區司令官兼青海省主席馬步芳,是隻手遮天、狡猾狠毒的一方霸主。他派出奇兵將臨澤等地分隔包圍。歷經八晝夜拼殺,紅軍所在的高臺失守,馬步芳旋即對紅軍展開瘋狂的圍剿和血腥屠殺。在此危亡時刻,秦基偉臨危受命,困守孤城。秦基偉將軍率領的300多名的西路軍後勤部隊戰士在零下二十度,衣不遮體、缺少彈藥的情況下,對抗國民黨馬家軍5個團7000餘人的圍攻,與敵人進行殊死搏鬥,守城3日,最終勝利突圍。秦基偉臨危受命,帶領著紅軍最後的數百人抵死突圍……

  《驚沙》中共產黨與國民黨的殊死搏鬥,共產黨人對勝利的渴望和對革命事業成功的嚮往表露無遺。紅軍戰士揮灑熱血,孤軍奮戰,視死如歸,大義凜然!如果你與他們產生了共鳴,激起了熱血,那就快講壓抑在心裡的千言萬語暢快的揮墨紙上吧!截止日期為本周六晚八點。我們將根據觀後感徵集情況,組織專家進行評選,評選本期優秀觀後感若干。這些優秀觀後感將在微信平臺進行展示,並對評選出的優秀觀後感作者,給予一定的精神獎勵(頒發榮譽證書)和物質獎勵。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