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的來歷手抄報(元旦的來歷)
2023-10-14 06:28:36 1
元旦本來指的並不是公曆新年,而是農曆的大年初一,與正月十五元宵相對應,春節指的是立春,顧名思義就是春天的節日。
推行公曆新年的是孫中山,確定春節名字的是袁世凱,民國期間國民黨還禁止老百姓過春節。
給大家整理下脈絡:
元旦又名元日、元正、元辰、開年、元春、上日、華歲等等等,最早出現於《晉書》:「顓帝以孟夏正月為元,其實正朔元旦之春。 」
從漢武帝開始,規定農曆一月為「正月」,正月初一就是元旦,一直沿用到1912年。
辛亥革命期間,革命黨用的是黃帝紀元,辛亥革命後,孫中山以「行夏正,所以順農時,從西曆,所以便統計」的名義,通電全國,採用公元紀年,黃帝紀元4609年農曆11月十三也就是公曆紀元的2012年1月1日為中華民國元年元旦。
接下來興揚就要說袁世凱了,由於元旦被佔用了,1914年1月,民國政府內務部提出:「擬請定陰曆元旦為春節,端午為夏節,中秋為秋節,冬至為冬節。凡我國民均得休息,在公人員亦準給假一日。」
袁世凱批准了春節的提法,於是,大年初一便成了春節。
1924年,孫中山提出了廢除春節的想法,1928年國民黨頒布了《普用新曆和廢除舊曆協助辦法》:「自1929年1月1日起,全國使用公曆,同時廢除舊曆和禁止慶祝舊年」,禁止過春節,把傳統習俗進行廢除,不允許放假,不允許貼春聯。
由於民間大量的反對,哪怕民國警察機構進行處罰,仍然禁絕不了老百姓過農曆新年;1934年,國民黨不得不官方表示不再禁止過春節。
新中國為方便紀年,也確定採用絕大部分國家通用的公元紀年,公曆1月1日為元旦,農曆一月一日、大年初一為春節。
另外說一句,由於大年初一元旦變成了春節,生肖以立春(公曆2月4日前後)算,不是以春節算。
不過無論元旦怎麼來的,無論生肖怎麼算反正放假,興揚在這裡祝大家#元旦快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