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徵精神給我的啟示作文
2025-03-11 20:28:25
長徵猶如一座豐碑,光輝地立在了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史冊中,成為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發奮圖強,堅忍不拔,積極向上,戰勝任何困難的精神力量。今天小編就來分享長徵精神給我的啟示作文,請各位讀者好好欣賞和借鑑。
長徵精神給我的啟示作文(一)
長徵的故事聽過太多太多,每次的收穫不僅僅是感動於七十多年前那段曠古鑠今的史詩,更多的思緒是對我們年輕人今天生活的啟迪。品味張衛新作《重走長徵山地》,這種感受愈發強烈。回首向來風雨路,萬裡長徵任疾驅。紅軍長徵二萬五千裡,鐵流瀉處,哪裡沒有一曲動人的壯歌?跨越11個省,所到之處,哪裡沒有浸透著紅軍戰士的熱血?是什麼讓他們明知徵途有艱險,卻毫無畏懼、萬死無辭,前僕後繼地奔向一個目標?細細體會,有三樣不能不提:
一曰信念。理想信念是人對未來的嚮往和追求,是人的奮鬥目標、前進動力和精神支柱,也是人的社會屬性的一個重要特徵。從這個意義上說,人類發展的歷史,社會進步的歷程,就是不斷追求信念、實現理想的過程。七十多年前的長徵就是一次堅守信念、追求信仰的偉大事件。長徵中形成的黨的第一代領導核心,在革命的危難關頭,給全黨全軍以堅定的信心和巨大的勇氣。在黨的指引下,廣大紅軍官兵以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和對革命事業的無比忠誠,與兇惡的敵人展開了頑強的鬥爭,取得了長徵的最終勝利。時過境遷,七十多年前的這次偉大徵程,對今天我們的工作、學習、生活仍有十分重要的啟示。當前,我們正處於一個複雜多變的社會環境,主流的、正面的東西有很多,負面的、消極的也不少。應當看到,由於這樣或那樣的原因,一些年輕人信仰缺失,理想淡漠,厭倦學習,厭倦勞動,碌碌無為,得過且過。也有一些人急功近利,追求享樂,「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錢就圖」,對組織、對集體,要求索取講得多,對社會、對他人的貢獻講得少。凡此種種,都是信念缺失、價值觀錯位的反映。沒有了理想信念,就沒有了精神支柱;沒有了理想信念,就沒有了奮鬥的動力:沒有了理想信念,就沒有了前進的力量;沒有了理想信念,就不能不畏艱難、勇往直前。因此,作為年輕人,我們必須像紅軍長徵那樣,樹立遠大的理想和信念,並以此為目標,堅持不懈地發起衝擊,用自己的辛勤工作創造出更加美好的明天。
二曰求實。長徵的勝利,是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指導戰爭的結果。長徵中所表現出來的求實精神和探索精神,是非常可貴的;沒有這種精神,就沒有長徵的勝利。同樣,這種求真務實的精神對於今天我們年輕人的成長也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無數事實證明,實幹成就宏偉事業,苦幹造就燦爛人生。作為年輕人,工作時間短,社會經驗不足,此時此刻,要堅持做到謙虛謹慎、永不懈怠,而不能無所作為、半途而廢;要勤勉敬業、埋頭苦幹,而不能心浮氣躁、好高騖遠;要腳踏實地、攻堅啃硬,而不能好逸惡勞、拈輕怕重。對我們年輕人而言,務實不僅是一種特點,更是一種方法,一種成就事業、推進工作的重要方法。務實就是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對於既定的目標,就要全力以赴,堅決落實。要清醒地認識到,我們的事業才剛剛起步,除了保持一種韌勁,一種勤奮上進與吃苦耐勞的精神,一種非把工作幹好不行的追求以外,沒有其它任何資本。試問,一個年輕人如果成天牢騷滿腹,死氣沉沉,怨天尤人,又怎麼會有出路?唯有敢想敢幹,能幹會幹,才能真正把工作做好,才能讓領導滿意,讓同事們認可。
三曰奮鬥。艱苦奮鬥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黨領導和團結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強大精神動力。在革命戰爭年代,革命前輩在井岡山如果不發揚以門板當床、稻草做被的艱苦奮鬥作風,就難以點燃革命的星星之火;在長徵路上如果不發揚爬雪山過草地、嚼草根吃樹皮的艱苦奮鬥作風,就難以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在延安如果不發揚自力更生、奮發圖強的艱苦奮鬥作風,就難以取得抗戰勝利;當年如果沒有艱苦奮鬥、勇於勝利的精神,就難以實現推翻三座大山、建立社會主義新中國的革命理想。同樣,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今天,我們仍然要靠艱苦奮鬥精神戰勝前進道路上的各種困難,並不斷豐富艱苦奮鬥的內涵,將崇高理想與現實工作統一起來,使之不斷地與時俱進。作為年輕人,只有擁有火一樣的激情和「欲與天公試比高」的鬥志,才能在工作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才能盡其所能地把工作做得更加完美,才能一步步實現自己的理想。因此,要自覺把艱苦奮鬥作為一種品格來錘鍊,培養一種戰勝一切困難的信心和勇氣,保持一種頑強拼博、鍥而不捨的奮鬥精神,在工作崗位上建功立業、實現人生價值。
長徵精神給我的啟示作文(二)
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妨……」這是偉大領袖毛澤東寫的,朗誦著這首革命交響曲!仿佛又回到了那時候,耳邊響起了震耳欲聾的炮聲和殺敵聲,和那嘹亮的衝鋒號聲,看見了紅軍一路上經歷的艱險……是他們開創了中國革命的新天地,創造了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奇蹟!
我讀過一本《長徵故事》,裡面講述了一個又一個英勇的革命故事,長徵精神的作文。我被那英勇無畏的長徵精神所振奮而感動,他們挺身而出,英勇抗敵,為國捐軀令我敬佩,這更值得我們去發揚和傳頌。毛澤東與劉少奇一同在內參加戰鬥,沒有一點領袖作風;彭德懷為了不讓戰士們挨餓,不惜殺掉自己的坐騎;老班長為了給受傷的戰士們補身子,自己甘願天天食魚骨;還有整整一個炊事班,為了扛起那口為戰士燒水的鍋,犧牲了全班士兵……
在感動中,我想到了桑蘭,這位曾被國人和體操界看好的明日之星,卻在一次比賽中意外受了傷,導致下半身癱瘓,對一位正值年輕的美麗女孩是多麼的殘忍。正當大家在為她的未來擔憂時,她用那一個甜美的笑容感動了周圍的所有人,來告訴他們她會堅強,努力頑強的生活著。
在感動中,我想起了汶川地震,那一件件感人的事至今還記得。救援戰士有的強忍著失去親人的痛,救援著他人,讓他人活下來;老師用自己的身軀護住孩子們,最後孩子得救,他卻走了;在不知親人的生死情況下,他們毅然走進了志願者的隊伍中……因為有他們使許多人生命能延續下去,他們知道自己的生存下來的背後有著許多人的幫助,他們全更堅強、樂觀的活下去。
此時,我感到一種力量,一種因歷史而越發令人折服的力量。再次向我們證明了:長徵精神將伴隨中國華夏兒女不斷締造輝煌,我非常感謝那些先輩們,感謝他們為我們留下了一筆可貴的精神財富――百折不撓,自強不息――永恆的長徵精神。
長徵精神給我的啟示作文(三)
70年前,一次閃爍著革命理想光芒的遠徵,在中國人心中留下了揮之不去的長徵情結。70年後,我們穿越時空回望歷次長徵紀念活動,透過這扇特殊的窗口,感受到了長徵宣傳的與時俱進,感悟到了長徵精神的歷久彌新。這次人類歷史上空前未有的戰略大轉移,是1931年初至1935年初統治黨中央長達四年之久的王明左傾冒險主義錯誤所造成的結果,是中國共產黨人糾正這次左傾錯誤,戰勝千難萬險,足以引為自豪的英雄史詩。
紅軍長徵是歷史記錄上的第一次,是戰爭史上的奇蹟。到底是什麼使原本弱勢的紅軍衝破國民黨反動派的圍追堵截,使紅軍願意拋頭顱灑熱血,使紅軍歷盡艱辛,克服險阻最終走向勝利呢?是信念,是千千萬萬紅軍心中珍藏著的讓人民翻身做主人、過幸福生活的信念!而長徵精神,就像一座永遠的豐碑,永遠樹立在人們的心中。
我不禁想起那一個個感人肺腑的長徵故事:一位掉隊的小紅軍在極度飢餓、疲憊的情況下,巧妙地說服陳賡同志放棄對自己的幫助,最後犧牲在長徵途中;一位炊事班長接受黨組織交給的任務,照顧三個生病的小戰士過草地,而不惜犧牲自己;一位首長把僅存的青稞面留給了戰士,而那位戰士最後又把青稞面還給了首長……艱苦奮鬥、捨己為人等多麼寶貴的長徵精神,它們就像一顆種子在我心中生根、發芽……
記得我剛學自行車時,爸爸老在車後面扶著。一天,爸爸對我說:「你練了這麼久了,該自己騎了吧。」我很不情願地大聲喊:「不要啊!萬一我摔下來怎麼辦?」「好了好了,不放就不放。」爸爸笑著說。我又騎了幾圈,風在耳邊呼呼地響,感覺特別爽。這時,不知怎的,車頭好像跟我作對似
還有一次,我參加了校運會的幾項比賽。到最後一項長跑時,我箭一般地向前衝去,一路遙遙領先。可是,才跑到一半,我就精疲力盡了,速度越來越慢,後面的兩名同學也追上了我,得意地向我瞟了一眼。我上氣不接下氣,真想停下來不跑了,可看到同學們那著急的樣子,聽到大家為我的加油聲,我想到了「紅軍不怕遠徵難」,二萬五千裡長徵都不怕,我怕什麼呢?我頓時有了信心,帶著全班同學的期望奮力向前跑去。「加油,加油!」在同學們的歡呼聲中,我就要到終點了。於是我加足馬力,近了,近了,奇蹟般地超過了前兩名同學,到了!在接觸紅線的那一刻,我體會到了,堅持就是勝利!
在學習中,我也常常想起紅軍,想起二萬五千裡長徵,這時候全身便充滿了力量,學習勁頭更足了,每年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得到了老師和同學們的好評。
通過這些事例,我懂得了,無論做什麼事,都要像紅軍那樣,必須有不怕困難的精神才能成功。因此,我覺得,長徵精神是永久彌新的,長徵是永遠的豐碑!長徵精神永遠鼓舞著我前進!
長徵精神給我的啟示作文(四)
「紅軍不怕遠徵難,萬水千山只等閒。」每次聽到這首豪邁激昂的《長律長徵》時,我眼前都會浮現出紅軍戰士那英勇無畏的身影、豎毅執著的腳步、頑強拼搏的精神。七十年前,先輩用他們的熱血和生命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長徵之歌。他們,徵服了千難萬險,他們,創造了人間神話。
今天,作為新世紀的主人,在慶祝長徵勝利70周年的喜悅之中,我們又該用怎樣的行動來弘揚長徵精神,繼續新的長徵?
也許有的同學會說,現在不用爬雪山、過草地,也沒有機槍的威脅,匪徒的追趕,我們沒有必要走長徵、學長徵。
是的,現在我們生活是多麼幸福呀!吃的、用的、玩的,應有盡有,有家長的關心,老師的教導,社會的關愛,艱苦的環境似乎已離我們悠然遠去,可是,親愛的同學們,你可曾看過,在升旗儀式上,有的同學站立不到一節課就支持不住;在教室裡,有的同學的家長正彎腰在幫自己的孩子掃地;在學習生活中,一遇到困難就束手無策。我們,缺乏的不正是紅軍戰士那種面對困難英勇無畏、頑強拼搏的精神嗎?長徵途中,紅軍正是憑著這種精神,徵服千難萬險,戰勝了強大敵,取得了最終的偉大勝利,為中國革命闖出了一條嶄新的道路。
今天,我們重溫長徵的歷史,並不是號召大家再次用腳步去丈量那漫長的徵程,而是要我們用心靈去感受去領悟長徵精神,去傳承去發揚長徵精神,進而培育我們新時代的長徵精神。
步入新世紀的我們,最急需的正是這種精神。有了這樣的精神,我們才能從容地藐視困難、頑強地面對困難、樂觀地克服困難,有了這樣的精神,我們才能以蓬勃向上的風貌,激發創新能力,燃燒向上的激情,煥發無堅不摧的力量。這樣的精神是我們成功的動力,是我們人生走向輝煌的基石。現代社會不需要嬌滴滴的小姐,更不需要不能自理、自立的庸才
新世紀,新時代,新希望,新藍圖,一切都是新的。作為新時期的少年,在求實、創新的新長徵途中,我們肩上負載著全新的理想,歷史的重擔。為了民族的偉大復興,為了祖國的繁榮昌盛,就讓我們一起努力,一起書寫我們新的長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