驛路梨花優秀作文
2024-12-04 05:37:09
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像大海的波濤你推我擠,延伸到遙遠的天盡頭,消失在那迷茫的暮色中了。
這麼陡峭的高山,這麼茂密的樹林,走上一天,路上也難得遇見幾個人。看著黃昏陰沉地張開那黑絨般的口袋,把夕陽的金色餘暉一點點收起,我們有點著急了,今夜若趕不到山那邊的太陽寨,只有在這莽野深山中露宿了;何況人已經走得很疲累,我覺得兩條腿又酸又木,好像要從身體上斷開一樣……
我的同伴老餘是在邊地生活過多年的人,走山路比我有經驗,腳上也有勁。他在前面走著、走著,高興地叫了起來:「看,梨花!」
眼前一片白茫茫,白色梨花像飛揚的雪片一樣撤滿高矮的枝頭,好整齊的一片梨樹林啊!
老餘用有經驗的口吻告訴我:「看這梨花開得多豐滿、漂亮,枝修剪得多麼好。有這樣的梨樹林,前邊不遠也就會有人家。」
那真是太好了,溫暖的火塘、滾熱的飲食,對於我們走遠路的人來說,是多誘人呀!我恍惚看到了火,聞到了米飯的香味,覺得身上有了熱力,腿上也有了勁……
一彎新月升起了,我們藉助這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樹林裡走著。山間的夜風吹得人臉上涼涼的,也把梨花的白色花瓣輕輕拂落在我們身上。
老餘興衝衝地邁開步子跑在了最前頭。突然,他又用歡快的聲音喊了起來:「快來,有人家了。」
我跟著他跑出了梨樹林。
一座孤獨的草頂竹篾泥牆的小屋出現了。屋裡黑漆漆的沒有燈也沒有人聲。我們遲疑地站住了,這是什麼人的房子呢?
「老鄉!大哥!」我們亂喊了一陣,屋內還是靜悄悄地沒有人出來。
老餘打著電筒走過去,發現門是從外扣著的。白木門板上有黑炭寫的兩個歪歪扭扭的大字:「請進!」
真有意思!我們推開門進去,但火塘裡的灰是冷的,顯然,好多天沒人住過了。一張簡陋的大竹床鋪著厚厚的乾淨稻草;倚在牆邊的大竹筒裡裝滿了水,我嘗了一口,水很清涼,不像放了好多天的汙水。
這屋內的一切,可把我們搞糊塗了,但,走累了也管不了這些,就放下東西決定在這裡過夜。
老餘用電筒在屋裡上上下下掃射了一圈,又發現牆上寫著幾行粗大的字:「屋後邊有乾柴,梁上竹筒裡有米,有鹽巴,有辣子……」
我們大笑了起來,這是哪位「神仙」的洞府?大概是「未卜先知」算準了我們要經過這裡誠心招待我們吧?那就不客氣了。我們搬來了乾柴,燒起了火,煮了一鍋飯。溫暖的火,噴香的米飯和滾熱的洗腳水,把曾在黃昏前後沉重折磨過我們的疲勞、飢餓都攆走了。我們舒暢地躺在那軟軟的乾草鋪上,對小茅屋的主人真是有說不盡的感激。我和老餘商量,明天臨走前要給這沒有見面的主人砍點柴,扛滿水,留下糧票菜金,再寫一封感謝的信。但是,沒見到這好客的主人,當面說聲道謝,總是一件憾事。我問老餘:「你猜這家主人是幹什麼的?」
「我想:「可能是一位守山護林的老人,他一心為公,很關心群眾……」
「是嗎?」我又相信,又懷疑。
「要相信我,我是料事如……」
正說著,門突地一下被推開了,一個鬚眉花白,手裡提了著一桿明火槍,肩上扛著一小袋米的瑤族老人站在門前,樂呵呵地笑著:「嗬!你們先來了。」
主人回來了。我們急忙一翻身爬起來,老餘得意地向我眨眨眼睛:「怎麼、我沒有猜錯吧!」
我真佩服老餘「料事如神」,可是這時候,我也沒時間恭維他,我得先感激好客的主人要緊。那曉得老餘比我動作還要快,撲上去一把抓住老人的手握了又握,把準備寫在感謝信上的話全部「譁譁啦」倒了出來:「大爹、真感謝你……」
我也很激動,當然不甘落後,也湊上去一句接一句幫腔。我們兩個搶著說感謝的話,就像兩串歡樂的鞭炮劈裡啪拉地響個不停。老人眼睛瞪得大大的,幾次想說話也插不上嘴。我們怕他會因為客氣,打斷我們這些感激的話,也就說得更快更響。根本不想讓他有回答的餘地。心情激動的時候,不把藏在心裡的話說完可難受呵!
可是這老人卻越聽越皺眉頭,臉上都快皺成一張網了。為了制止我們說個沒完。突然,他亮開嗓門用比我們還高几倍的聲音,洪鐘似的朝我們大吼著:「感謝!我也感謝你們!」
「什麼?」我們一下楞住了。說實在的,從來還沒見過主人這樣致「答辭」的呢!
我們不作聲了,老人才笑呵呵地說:「好同志,你們看錯人了,我不是主人,我也是過路人呢!」
這可叫我們傻了眼。「料事如神」的老餘比我還狼狽,那張臉在火塘的亮光下紅得像個大燒盤。有點惱羞成怒:你不是主人?唉!你該早說嘛!「
老人嘆了口氣,」唉!我還沒進門,你們倆就像火燒乾毛竹一樣劈劈啪啪響個沒完,輪得上我說話嗎?「
他這樣一說,把我們也引得笑了起來。
我們抱歉地把老人請到火塘前坐下,看他也是又累又餓,趕緊給他端來了熱水、熱飯。
老人詼諧地笑了笑:「多謝、多謝、說了半天還得多謝你們。」
對他這個「謝」,我們可不感興趣,我們很想搞清楚,究竟誰是這小茅屋的主人?
看來老人是個很有竄山走林經驗的人,不填飽肚子,不肯多說話。他低下頭大口嚼著米飯,不看我們,也不理會我們的問話。等到把飯吃完了,他才笑著燃起一袋旱菸,說:「我是給主人家送糧食來了。」
「主人家是誰?」
「不曉得。」
「糧食交給誰呢?」
「掛在屋梁上。」
天哪!我真給搞糊塗了。苦笑著說:「老人家,你真會開玩笑。」
他悠閒地吐了幾個煙圈,才慢慢說了起來。
「我是紅河邊上過山巖的瑤家,平常愛打個獵。這一帶路遠地形又不熟,也很少來。上個月,我跟蹤一條麂子,在老林裡東轉西轉迷失了方向,不知怎麼插到這個山頭來了。那時候,人走疲了,乾糧也吃完了,真想找個寨子歇歇,偏偏這一帶沒個人家。我正想爬上大樹去過夜,突然看到了這片梨花林。梨花的清香把我引到了這小屋。更妙的是這屋裡有柴、有米、有水,就是沒有主人家……
「和今天晚上一樣。」我說。
「不完全一樣。今晚上還有你們先給我燒火做飯。」
我們想起剛才那盲目的激動勁,又相互笑了起來。
「我從晚上等到第二天早上也不見主人來。吃了、用了人家的東西,不辦個手續說清楚還行?給別人知道了,那會敗壞了瑤家的名聲。我急著趕路,只好撕了片頭巾上的紅布,插了根羽毛在梁上,告訴主人,有個瑤家人來打擾了,二天再來道謝。」說到這裡,他用手指了指:「你們看那東西還在梁上呢!」
一根白羽毛釘在紅布上,紅底白圖案怪好看的。
瑤家老人又繼續說下去:「回去後,我惦記著該怎樣償還,該怎樣道謝。到處打聽這小茅屋的主人是哪個?好不容易才從一個趕馬人那裡知道個大概;原來這是對門山頭上哈尼寨的一個名叫梨花的小姑娘常來這裡砍柴,背水,打掃房子。這小姑娘真好。她說,這大山裡前不著村後不挨寨,她要用為人民服務的精神來幫助過路人!」
我們這才明白屋裡的米、水、柴、乾草以及那充滿了熱情的「請進……」都是出自那個哈尼小姑娘的手。多美,多純潔的梨花啊!
瑤族老人又說:「趕馬人還告訴我:過路人受到照料,有的是不知道該怎麼謝,有的是四處打聽,總要把用了的柴、米補上,好讓後來人方便。我這次是專門送糧食回來了。明天,我還要去哈尼寨找找這小梨花……」
我明白了一些,不過還沒有完全明白;老人還沒有告訴我,這小茅屋是怎麼蓋起來的?小梨花為什麼要從對門山頭跑到這裡來照料過路人?……但再怎麼問,老人也說不清楚了。
這天夜裡,儘管外邊風很大,很冷,我們卻睡得十分香甜。夢中恍惚在那香氣四溢的梨花林裡漫步,還看見一個清秀的、身穿著紅、蘭、黃格子花邊長衫的哈尼小姑娘在白色的梨花叢中跳躍、歌唱……
第二天早上,我們沒有立即上路,決定把小茅屋修葺一下,給屋頂加點草,把房前屋後的排水溝再挖深一些。一個哈尼小姑娘都能為群眾著想,我們真應該向她學習。
我們正在忙著,突然梨樹叢中閃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邊的約莫十四五歲,紅潤的臉上有兩道彎彎的修長眉毛和一對晶瑩的大眼睛,顯得又美麗又聰明。
我以為還在昨夜的夢境中呢!認真看了一下周圍,陽光燦爛地照在梨樹上,光彩奪目。這確實是白天呢!
領頭的哈尼小姑娘走到我面前,用銀鈴般清脆的聲音笑著對我說:「昨天晚上,我見這邊有亮光,猜想有人在這邊過夜……」
「她一定是梨花!」我想:「道謝的話該說給她聽了。」
那曉得瑤族老人也是個「老激動」,他使出追捕麂子的矯健身段騰地一下閃到了我們前邊,像對待一位尊敬的成年人似的深深彎下腰去行了個大禮,嚇得小姑娘們像小雀似的蹦開了,接著就嘻嘻哈哈地大笑起來,說;「老爺爺,你給我們行這麼大的禮,不怕折損我們嗎?」
老人沒有笑,神情很嚴肅地對著那個十四五歲的哈尼小姑娘說:「我感謝你們蓋了這間小草房,又給我們準備了……」
小姑娘羞紅著臉聽著,等老人和我們嘮叨夠了,才歡快地說:「你們還不曉得嗎?房子是解放軍同志蓋的。」
「啊?」我們又傻了眼。
小姑娘們見我們這憨態,又一窩蜂地哈哈大笑起來。笑得我們真不好意思,只能吶吶地問:「是、是哪個部隊的解放軍?」
她搖了搖頭;「我也不曉得。蓋這房子的時候我還小呢!聽我姐姐說,那是十多年前的事了。這裡雖然山高林密不是交通要道,但隔個十天、半個月還是有一兩起人從這裡路過。有一天,一隊解放軍護送一隊馬幫來到這裡,也是和你們一樣沒法趕到前邊寨子,只好在梨樹林裡過夜。半夜裡又颳風又下雨,把他們淋得真夠受了。可是解放軍同志真好呵!他們說,『這條路這麼長,該在這裡蓋個小屋讓過路人避風躲雨過夜。』第二天早上就砍樹割草蓋起了房子。那時候,我姐姐還小,也只有我這麼大,剛好來這邊山上拾菌子,好奇地站在旁邊瞧夠了,又問他們:『大軍同志,你們要在這裡長住?』大軍說,『不,我們是為了方便過路人。』我姐姐不懂,只會傻笑,也有點笑那些解放軍『傻』,但又覺得這些解放軍心地真,就問:『你們是哪個教的?』解放軍同志笑著送了我姐姐一本小畫冊,說:『小姑娘你看這個就明白。』我姐姐拿過來一看,才知道這是一本雷鋒事跡畫冊。她很感動,也很受教育。看到這小茅屋蓋起來後沒有人照管,常會被大風吹歪,暴雨打壞,就利用來這裡砍柴、拾菌子、找草藥的機會,收拾這小茅屋,扛幾筒水,放點柴,放一些大米或包穀……」
說了半天,我們才明白:她還不是梨花。我問:「你姐姐呢?」
「前幾年出嫁到山那邊去了。姐姐出嫁前對我說:『小妹,我要走了,有件事叫我放心不下,這小茅屋以後叫哪個來收拾呢?』我平常就受姐姐的影響,常跟著她來照管小茅屋,就說:「姐姐,我接你的班吧!大隊支書也支持我們,他說:「好事要大家做,一棵小梨樹容易被風折斷,一片梨樹林才能互相支撐成長,你就多約幾個小姑娘一起來照管這小茅屋吧……」
呵!我才明白了!
這天早上,我們和這些哈尼小姑娘一起,把修理茅屋的事做得很認真。我們都感到這不僅是修葺一座小茅屋,而是在建設一座共產主義風格的大廈。
我望著這不平凡的小茅屋,這群充滿朝氣的哈尼小姑娘,以及那雪白的梨花,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我想起一位詩人美麗的詩句:「驛路梨花處處開」。
[驛路梨花優秀作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