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第一課觀後感作文500字
2024-12-27 22:07:10
2016年央視《開學第一課》的主題為「先輩的旗幟」,為紀念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以及弘揚紅軍吃苦耐勞的長徵精神。下面是小編為您推薦的作文: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2016作文一】
20世紀三十年代,中國正處於內憂外患,獨裁統作的黑暗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工農紅軍同國民黨反動派進行了艱苦卓越的鬥爭,紅軍的力量日夜強大,蔣介石就對工農紅軍先後實行了圍剿,由於博古等人的錯誤決定,致使紅軍遭受巨大損失。為了粉碎敵人的陰謀,保存革命力量,決定了一個策略——長徵。
長徵是中國工農紅軍以血肉之軀譜寫的人類歷史上無與倫比的英雄史詩,從1934年8月到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會師,歷時兩年整,行程25000裡,一共爬過18條山脈,渡過24條河流,經過12個省份,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等著名戰役仍讓人們傳頌。
長徵,它將成為人類歷史上堅定之最的豐碑,長徵的精神就是不怕困難,堅忍不拔的英雄主義精神,就是堅韌無畏,勇往直前,堅強不屈的民族精神。
今天,我們熟識了長徵,弘揚長徵精神,最好的行動就是好好學習,積累報效祖國的本錢,「落後就要挨打」。我國經過了兩千多年的半封建,半殖民的社會,國力大大減弱,倍受欺凌,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南京大屠殺」,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而我們有今天這樣的美好環境,怎能不好好學習呢?
知識無窮盡,學海無涯,學習也是一個沒有銷煙的戰場,和長徵一樣,如果你堅持不懈,就會戰勝一個又一個困難,停止不前,那就會一無所獲。要以紅軍叔叔那種「紅軍不怕遠徵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的英雄氣概為楷模,樹立信心,增強信心,堅持不懈地把學習搞上去。祖國建設日新月異,我國已進入了高科技時代,「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當年的紅軍長徵是為了解放人民而載入史冊,今天我們正為中國騰飛於世界而進行的「長徵」,只要我們持之以恆,一絲不拘,那我們的「長徵」會一樣精彩,一樣也會成為歷史上的豐碑。
讓我們努力把長徵精神傳承下去吧!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2016作文二】
80年前,中國工農紅軍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克服雪山草地等惡劣自然環境和擁有武器精良的敵人的重重包圍,奇蹟般完成二萬五千裡長徵,書寫了一部氣壯山河的英雄史詩。
今年是長徵勝利80年,如何結合時代要求,傳承好、弘揚好長徵精神,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長徵,成為一個熱門話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每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長徵路。筆者以為,走好我們這一代人的長徵路,要做好長徵精神的「代際傳承」,讓下一代從上一代手中,順利地接過長徵精神這支熊熊火炬,照亮前行的道路,艱苦奮鬥,攻堅克難,向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繼續前進。
所謂代際傳承,即通過上一代對下一代的言傳身教,大手牽小手,老人帶新人,讓下一代浸染於、受益於以「革命理想高於天,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為主要內涵的長徵精神,增強開拓前進的勇氣和力量,走好新的長徵路。
通過代際傳承,比通過歷史知識、文學作品和影視劇等間接的形式傳承長徵精神,要來得更直接、更自然、更有感染力。
做好長徵精神的代際傳承,要充分發揮老紅軍、老戰士言傳身教的作用。老紅軍、老戰士親身經過炮火的洗禮,有的本來就參加過二萬五千裡長徵,擁有對革命事業的無比忠誠和對黨能夠領導革命勝利的堅定信念。在隨後的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和當今和平年代,他們的言行舉止中,依然閃耀著長徵精神的光輝。
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要通過組織青年一代聆聽老紅軍、老戰士講紅色故事以及慰問老紅軍、老戰士等活動,讓他們親身感受老一輩革命家身上的長徵精神,從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成為長徵精神的合格傳承人。
做好長徵精神的代際傳承,要充分發揮各類先進人物言傳身教的作用。在勞動模範、中國好人、時代楷模、優秀共產黨員等各類先進人物身上,同樣閃耀著長徵精神的光輝。各級各部門要善用這些榜樣的力量,充分發揮他們在工作崗位、生產生活等各方面的示範帶動作用,讓青年一代耳濡目染老一輩艱苦奮鬥、敢於擔當、攻堅克難的崇高品質,順利接過長徵精神的熊熊火炬,義無反顧走好新的長徵路。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2016作文三】
「苦不苦,想想長徵兩萬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輩!」長徵是不怕苦、不怕死的現實參照。許多人以重走長徵路、重吃長徵苦的方式,了解中國革命,激發奮鬥精神。
一直以來,長徵精神就以一種不朽的光輝激勵著一代代國人奮發圖強,萬裡徒步、雪山草地,艱辛之途令人敬佩與感慨。革命先輩用汗水與生命換來了富強民主的新中國,更以堅韌不拔的昂揚鬥志攻堅克難。吃苦、吃苦、再吃苦,為理想信念而永不放棄,是當下每一名黨員幹部幹事創業的必備「食糧」。
艱苦奮鬥歷來是黨的光榮傳統,「吃苦在前,享受在後」更是寫入黨章,成為黨員的必循之規。誠然,長徵是黨的光輝一頁,其吃苦精神更是應當回望銘記、學習踐行。何止於老一輩的「傳奇」,每一代傳承、每一個典範,無不昭示著吃苦精神所帶來的一切利好,有毛澤東、周恩來等革命前輩為新中國的建立不懈躬耕,也有焦裕祿、谷文昌等優秀幹部惠及一方民生,直至今日,吃苦精神仍歷久彌新。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小到修身、大到治國,無不是積累了無數黨員幹部和人民群眾所吞下的「苦」,幹事創業,沒有一番紮實的專業功夫和吃苦耐勞的實幹精神,一切都是空談。其實放眼各領域和生活中,吃苦精神的廣布何止一隅,奧運健兒的賽場激揚、高考學子的金榜題名、抗洪救災的保民安民、事業有成的驕傲榮光,哪一樣不是吃得苦中之苦換來的。事實上,吃苦本身從來沒有那麼輝煌和鏗鏘,縱觀普通勞動者,基層民警為一個線索蹲守一天一夜,扶貧幹部為摸清底數走遍了山區,環衛工人傍著路燈喝一口涼水,老師深夜備課打一個哈欠……吃苦體現在每一個日子裡、在每一件小事中,吃苦已經融入了每個職業和人群,浸潤在個體和集體的幹事創業氛圍中,告訴我們這個民族和國家:要所成,必吃苦!
然而反觀當前一些黨員幹部,或作風慵懶、縱享清閒,落入「享樂主義」怪圈;或驕奢浪費、思想腐化,沾惹奢靡之風。一些領導「出門兩步坐公車」,甚至在車上和群眾打招呼、說套話;有的出入高檔會所,食則山珍海味,甚至出現了「沒有酒不吃飯」的咄咄怪事,嚴懲之下還振振有詞,「花自己錢何錯之有」;有的調研基層,頭頂烈日不去、下雨打雷不去,稍有加班便是抱怨,一遇工作就是推脫,動輒吃拿卡要、作風不端,硬是讓群眾搖頭於「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吃苦精神何在?
回望長徵,如今何種苦,會有長徵苦?粗茶淡飯,總好過樹皮草根;衣著簡樸,總好過補丁加身。而且,當前局部的社會風氣庸俗化、享樂化,不少社會問題頻現,其實歸根結底就是吃苦精神被不少人所拋棄,基礎尚未打牢,便毫無原則地追求「上層建築」,不吃「苦中苦」,終究只是曇花一現、難留美名,空剩下些「小聰明」和「小運氣」罷了。
今年7月,習近平到寧夏考察,首站便直赴紅軍長徵會師地將臺堡,向紀念碑敬獻花籃。總書記表示,「這次專程來這裡,就是緬懷先烈、不忘初心,走新的長徵路。」而今,全國上下正朝建成全面小康加速邁進,從嚴治黨號角響起,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尤須深入推進,時勢之下,對於吃苦精神已不只是「提倡」而是「必須」。80年滌蕩、80年不朽,如今,我們又走在這個時代新的長徵路上,更需要長徵精神鼓勁助威。幹事創業,橫下一條心吃苦,以苦踐行、苦中作樂,不忘初心不忘本,為共產主義崇高理想和民族事業盡獻心血、鞠躬盡瘁。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共產黨人是用特殊材料製成的人,這樣的人是不怕吃苦、樂於吃苦的。回望長徵、沉思過往,唯精神堅不可摧,不妨甩開謀事創業的膀子,用浸潤一生的辛苦為頁頁功績奠基。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2016作文四】
1936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進行了舉世聞名的長徵。紅軍從江西瑞金出發,縱橫11個省,長驅二萬五千裡,排除萬難,勝利到達陝北.光陰荏苒,一晃70年過去了.70年前的長徵,紅軍表現的英勇是史無前例的。長徵是中國革命史上一副無比壯麗的歷史畫卷,是人類軍事史上一個空前的奇蹟,是中國共產黨的偉大壯舉。是一部氣吞山河的英雄史詩。茫茫長徵路,途中艱辛誰能體會?寒風刺骨,風如刀一般割在臉上。在冰天雪地中,一支長長的隊伍,宛如一條巨龍在雲霧中蜿蜒盤旋,慢慢地蠕動„„夜,伸手不見五指。草地上坑坑窪窪,沼澤連片,沒有道路,沒有人煙,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葬身泥潭。堅強的紅軍戰士硬是咬牙挺過來了,他們以驚„„
紅軍長徵的歷史事件,將會在中國歷史永遠保留著,告訴我們以及我們的後代,紅軍長徵是多麼的艱難,但是他們克服了種種困難,重重險阻,我們要學習紅軍的勇敢精神,敢同敵人作鬥爭。紅軍的種種英雄事跡,將會在我們的歷史上永放光芒。
曾幾何時,紅軍「嗒嗒」的馬蹄聲在這裡響起;曾幾何時,這裡留下了紅軍深深的腳印;曾幾何時,這流偉紅軍可歌可泣的故事;曾幾何時,這裡留下了紅軍長徵的精神!這裡是波濤洶湧的大渡河;這裡是獨具天險的瀘定橋;這裡是峰峰如劍,插入雲霄的婁山關;這裡是冰封雪蓋的夾金山;這裡是中國的搖籃!
紅軍長徵是歷史記錄上的第一次,是戰爭史上的奇蹟。到底是什麼使原本弱勢的紅軍衝破國民黨反動派的圍追堵截,使紅軍願意拋頭顱灑熱血,使紅軍歷盡艱辛,克服險阻也最後走向勝利呢?信念,是千千萬萬紅軍心中永存讓人民翻身做主人,過幸福生活的信念!
為了這心中永存的信念,他們克服重重困難,浴血奮戰。正因為這心中永存的信念,才有了「紅軍不怕遠徵難」的精神!正因為這心中永存的信念,紅軍才有了「萬水千山只等閒,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的英雄氣概!正因為這心中永存的信念,才有了「親人送水來解渴,軍民魚水一家人」的溫情!
信念支撐著紅軍由劣勢轉為優勢,支撐著紅軍走向了勝利。長徵的勝利不是偶然的、暫時的,而是必然的、永恆的。回顧歷史,歷史的一幕幕不禁重現在眼前。官渡之戰中曹操運用幾萬之眾大破袁紹十萬大軍;赤壁之戰中孫劉聯軍不過數萬兵將卻火燒赤壁,大破曹操八十三萬大軍;淝水之戰中謝石、謝玄率八萬之眾勇擊苻堅百萬雄師„„然而這些只是憑軍事家的謀略,而且他們無法改變中國戰亂的歷史。唯有紅軍以數萬之眾在共產黨領導下,心中永存信念,出奇制勝衝破了蔣介石百萬軍隊的圍追堵截,走向長徵的勝利!走向中國革命的勝利!
勝利的步伐總是踏著烈士的鮮血走來的,勝利是傳承著信念走來的,毛澤東同志在長徵中留下了《憶秦娥》:
西風烈,
長空雁叫霜晨月,
馬蹄聲碎,喇叭聲咽。
雄關漫道真如鐵,
而今邁步從頭越。
從頭越,蒼山如海,
殘陽如血
漫漫長徵路上,革命烈士倒下了,又有紅軍站起來,只因心中信念永存!二萬五千裡長徵路,路有多長,紅軍灑下的汗水就有多長!巍峨的雪山掩蓋了革命烈士的軀體,卻埋藏不了他們滿腔為國為民的赤誠。
讓我們來繼承並弘揚紅軍們百折不撓的長徵精神,開闢中國的復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