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當往返月球7次,一次性飛行10個月,幾十克飛鳥幾乎一生都在飛
2023-04-01 05:03:46 1
有趣的探索新聞:「幾隻早期的鶯在競爭取暖,但是它們的新燕子啄春天的泥土」。每年的這個時候,燕子成群結隊地飛回來,在樹枝和屋簷上嘰嘰喳喳。無論是在歐洲還是在亞洲,大多數地區都能看到春燕在天空空上的精彩表演,其敏捷和閃電般的速度讓許多孩子羨慕不已。要是我們能像這樣飛就好了。
雖然普通的燕子只有10到30釐米長,只有幾十克重,但它只能算是一隻小鳥,但它就像一架精密的飛機,一次可以飛行10個月,飛行距離9600公裡,飛行中不需要休息。因此,科學家計算出這隻鳥一生中的總飛行距離達到538萬公裡,相當於往返月球的7倍。
瑞典隆德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燕子幾乎一生都在飛行中度過,無論是進食、交配、變形還是睡覺。在這項研究中,隆德大學的研究人員給19隻燕子配備了數據跟蹤器。這些燕子孵化並飼養了兩個月皺巴巴的鳥。數據跟蹤器專門用來記錄燕子從歐洲到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史詩般的遷徙以及隨後的10個月。
據跟蹤者稱,在10個月的遷徙中,三隻燕子幾乎從未停止飛行。負責這項研究的生物學家安德舍德斯特羅姆說,即使燕子著陸了,它也會停留很短時間。記錄的數據顯示,著陸時間從未超過飛行時間的0.5%,這意味著燕子在遷徙途中將花費99%以上的飛行時間,除非遇到非常惡劣的天氣,否則它們不需要著陸。
高山雨燕在9600公裡的遷徙旅程中可以吃飛蛾或其他昆蟲,比如被風吹至零度以上的蜘蛛。當蛻變期到來時,羽毛將會一個接一個地被替換,不像其他不會飛的鳥。白天,它通過向上滑動溫暖空氣流來節省體力。科學家認為它們甚至可以在滑行時睡著,儘管還需要更多的研究來證明燕子會飛去睡覺。
只有當燕子需要下蛋時,它才能被認為是真正的著陸。由於燕子長期適應在空環境中的捕食,它在地面上的移動能力很差,看起來非常笨拙,很容易成為食肉動物的獵物,如野貓。雨燕通常在啄木鳥、巖石洞或樹洞中築巢,在這些地方房屋和建築物的屋簷不受幹擾。科學家們說,當它們爬進巢穴時,看起來很尷尬。
斯威夫特可以活到20歲。根據20年的計算,雨燕的總飛行距離為538萬公裡,相當於從地球到月球的7次往返。很難想像這個只有幾十克重的物體是如何製造出來的。也許是因為細長的翅膀和流線型的身體形狀使阻力最小化,也就是說,它是上天為了高效飛行而創造的。這項研究解決了困擾鳥類學家幾十年的一個長期問題。我不得不說燕子真是一種神奇的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