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孝莊死後為什麼沒和皇太極合葬一起?
2023-04-01 23:45:02
康熙二十六年臘月孝莊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去世之後,其靈柩並沒有被運回盛京(今遼寧瀋陽)與清太宗皇太極合葬,而是在清東陵風水牆外新建的「暫安奉殿」暫厝,這一「暫厝」就暫了三十八年,直到清世宗胤禛(雍正)即位後才正式在「暫安奉殿」原址興建昭西陵。雍正三年,孝莊文皇后正式入葬昭西陵地宮。

康熙二十六年臘月孝莊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去世之後,其靈柩並沒有被運回盛京(今遼寧瀋陽)與清太宗皇太極合葬,而是在清東陵風水牆外新建的「暫安奉殿」暫厝,這一「暫厝」就暫了三十八年,直到清世宗胤禛(雍正)即位後才正式在「暫安奉殿」原址興建昭西陵。雍正三年,孝莊文皇后正式入葬昭西陵地宮。

第四、孝莊文皇后要給天下做出一個不尚奢靡的榜樣。大張旗鼓把靈柩從北京運回瀋陽,千裡之遙,必然會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孝莊文皇后此舉旨在做出一個節儉的榜樣,以做天下表率。並不是真正所謂的勤儉持家,因為靈柩運輸的費用和建陵的費用比簡直就是九牛一毛。雖然孝莊文皇后說葬在孝陵旁邊就行,不用建陵。但是,作為智商、情商超高的女人,她絕對知道孫子不可能直接找塊地兒把自己埋了,建陵是必然的。

因此,說孝莊文皇后生性節儉,不願歸葬昭陵是為了替孫子省錢肯定是說不通的。但是,藉此表態,樹立一個簡樸治喪的典型、或者榜樣的想法,應當說還是有的。畢竟,清朝又沒有所謂政務公開、財務公開,花了多少錢不重要,重要的是傳出去的話還有史官的記錄:「孝莊文皇后不想歸葬昭陵是為了簡樸治喪,不想為自己的身後之事耗費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財力。」到這裡為止,目的已經達到了。至於後來花多少錢建陵,那是子孫的孝心,與奢靡、節儉無關。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儘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