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又為暗物質吵了起來,暗物質啊,你可知多少科學家為你爭吵
2023-04-01 20:38:10 2
自從天文學家卡普廷在1922年提出暗物質的概念以來,科學家們對它進行了越來越多的研究。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證據開始證明這種只知道名字而不知道表面的神秘物質可能真的存在。
科學家目前觀察到的星系質量和結構的不一致性是表明暗物質可能存在的證據之一。以仙女座星係為例,其可見物質的總質量不足以讓其外圍恆星以如此高的速度旋轉,也無法解釋它沒有散射的事實。暗物質有可能提供重力,並將星系聯繫得更緊密,這導致了理論計算和實際觀測之間的差異。
根據目前天體物理學家的推測,宇宙中的星系基本上形成一個巨大的暗物質「團」——學名為暗物質暈。這些星系嵌入在暗物質暈中,就像桃核一樣,只有在暗物質暈提供的重力作用下,它們才能保持現有的運動規律。
然而,儘管暗物質的理論已經深入人心,我們還沒有找到它。科學家認為暗物質不會與可見物質相互作用,所以目前我們無法觀察到暗物質。
對暗物質的探索基本上是尋找構成暗物質的基本粒子,就像可見世界中的電子和夸克(夸克可以構成質子和中子)。一種理論認為惰性中微子是暗物質的候選者之一。中微子是一種非常特殊的粒子。到目前為止,已經探測到三種中微子。惰性中微子不在其中。它們是一種額外的預測。(為了介紹中微子,我們將推出一系列專欄。如果你感興趣,請注意我。
儘管這只是許多理論中的一個,而且越來越多的人質疑惰性中微子的存在,一些科學家仍然相信這種推測。安阿伯密執安大學的天體物理學家班傑明·薩夫迪曾經非常自信地說:「我認為這個領域的人的故事到此結束。」
目前,有利於惰性中微子的證據出現在2014年。當科學家觀察銀河系和周圍的星系時,他們發現了能量約為3.5千電子伏的X射線。這些X射線的來源可能是7千電子伏惰性中微子在星系中的擴散。根據理論推測,在極少數情況下,惰性中微子會衰變為普通中微子,同時發出X射線,其能量正好是惰性中微子質量的一半。
萊頓大學的天體粒子理論家阿列克謝·博亞爾斯基支持薩夫迪的理論,他確信惰性中微子是暗物質的最佳候選者。
然而,博亞爾斯基沒有想到的是,他在同一戰線的「戰友」薩夫迪,幾天前「反目成仇」。
薩夫迪和他的同事在《科學:對天文觀測的新分析》雜誌上寫道,一開始的「強證據」現在「很弱」。他突然改變態度的原因是這種觀察與以前不一樣。這一次,他沒有在銀河系外尋找證據,而是回到了銀河系,搜索了銀河系恆星之間的白色區域。利用歐洲航天局XMM- Newton衛星捕獲的4000組信息,最初的預測得到了驗證。
他推測的原因很簡單:如果3.5千電子伏的X射線真的來自所謂的暗物質暈,那麼這種X射線應該在銀河系中無處不在。那麼,在XMM- Newton衛星收集的這些數據中,應該會得到同樣的結果。一個類比是:如果你拿起一塊海綿,發現它很重,並推測它吸水後變得更重,那麼你就不需要看其他海綿是否都吸水了。只要你在海綿的每個縫隙中都找到水,你就能證明這種推測。
然而,他沒有找到預期的證據。
換句話說,這些X射線不是由最初的暗物質暈產生的。根據薩夫迪的推測,它們可能來自星系內部的熱氣。
據估計,Bojarszky也感到困惑:當你說你會變老,你烤油到一半。人們同意尋找暗物質,但你暫時拒絕了。
因此,兩人展開了「你」槍(豪)舌(濤)劍(倫)。博亞爾斯基的意思是:薩夫迪的數據處理有問題,一些應該排除的幹擾項(背景峰)沒有被去除,從而導致薩夫迪分析的偏差;薩夫迪說,這種現象的本質是這樣的。如果有任何偏差,即使不排除幹擾項,他使用的複雜研究技術也足以發現問題。
目前,Bojarszky已經寫了一篇文章,並想藉此機會向大家展示他對幹擾消除的空白色分析,並投票給物理雜誌。
尷尬的是,正當他準備薩夫迪的下一次攻勢時,該雜誌沒有發表他的文章,而是退回了,因為它不「有趣」。
Bojarszky無法說出他的痛苦。他沒有氣餒,並準備將文章重新提交給《科學》雜誌。他說:「我不在乎這篇文章是否發表,我只是希望能得到同事們的公正評價。」正如他所說,其他拒絕的理由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他們不能說這篇文章不夠有趣。」
至於最終誰能說服誰,或者誰能為自己的觀點進行自己的研究,答案要到將來才能得到。
正如我們之前所說的,暗物質甚至沒能覆蓋牛頓的棺材板。為了否認暗物質的存在,一些人提出了一個修正的牛頓引力理論。現在,又有兩位科學家在這個問題上爭執不下。我不知道在暗物質展現出它的真面目之前,科學界會掀起多少波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