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科學家首次在深海熱液區發現氣態水
2023-03-31 13:19:18 1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的科學研究船「科學」號首次觀察到深海熱液區存在氣態水的證據。該結果今天(5月28日)正式發表在權威雜誌《地球物理研究快報》上。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通過「發現號」高清相機在深海熱液區發現了大量「蘑菇狀」熱液煙囪結構形成的倒湖。這個湖充滿了波光粼粼的水。這是由於巨大的溫度和密度差異形成的強反光層。通過深海雷射拉曼光譜原位探測系統和深海熱液溫度探頭對倒灌湖水體的不同層次進行拉曼光譜採集和溫度測量。結果表明,該區倒湖水體自上而下由高溫氣相、熱液和海水混合相和底層正常海水相組成。頂部流體的溫度可達到383.3℃。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的研究員張馨說:氣態水意味著水已經達到汽化溫度,這相當於海底存在一個大氣泡。然而,這個大氣泡沒有上升的原因是我們已經用一層熱液硫化物礦物覆蓋了氣態水,這相當於一個倒置的碗,覆蓋了這個氣泡。
深海熱液系統孕育著豐富的礦物和遺傳資源,被認為與生命起源有關,受到科學界的密切關注。據專家稱,由於該地區獨特的熱液煙囪結構,氣態水可以留在該地區的海底。然而,這一新發現目前有助於揭示在這種低密度天氣和熱液噴發系統中熱液硫化物的礦化過程及其對深海環境的影響。該結果於5月28日正式發表在地球科學權威出版物《地球物理研究快報》上。(中央電視臺記者張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