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和心得體會論文
2023-03-29 14:25:54 2
第一是知識的積累
知識的積累是枯燥的、需要死記硬背的、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去重複來重複去加深記憶的。
知識的積累有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也就是說你必須積累到一定程度以後,你才能對中醫學有完整的認識,或者說只有等到你把中醫學的絕大多數知識掌握了以後,你才能對中醫學有準確的認識。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耐心和毅力。
第二是實踐中的領悟
如果僅僅是停留在知識的積累上不能超越的話,也就是說不去實踐的話,知識就只能是開心辭典了。
領悟的重要性在於它能夠將知識與對象緊密聯繫起來,幫助你正確的把握對象的所有方面。或者直接了當地說,領悟是為了讓你把知識更好的放下,這樣才能深入到對象之中去,合二為一。
將知識和領悟兩者統一起來,就有個技巧。
因為知識的積累確實是枯燥的、乏味的。
因此,你可以尋找適合自己的切入點,比如我不喜歡教科書,閱讀教科書總是會讓我感覺興趣索然。我通常是看書籍、論文。中醫學以外的書籍我看得比較多也比較雜,這裡我介紹幾部對中醫學多學科研究有幫助的,如《從混沌到有序》《系統科學》《哥德爾,埃舍爾和巴赫——集異璧之大成》》《隱纏序》《通向實在之路》……
雖然書籍中的知識介紹得不是那麼系統,但充滿了作者的思想,很有意義。閱讀完了以後得到的是更加牢固和系統的認識。
中醫學方面我入門的書籍是《開啟中醫之門》,這是我比較喜歡的一本書;劉力紅的《思考中醫》雖然備受批評但我認為非常不錯,非常適合我;還有傷寒論方面的書籍,以及名老中醫的著作,等等。
現在我主要是閱讀內經等經典。
論文是我閱讀中比較重要的一部分。因為論文充滿了作者的思想,是我領悟和靈感的重要源泉。
因為我偏重於中醫學的基礎理論。所以,我採用的技巧是,樹立起自己的廣泛聯繫的人體模型來。一邊學習一邊構架,並將它動起來——用自己學到的知識去填充它。我認為等到這個模型樹立起來以後,我對中醫學基本上就有個稍微完整的把握。當然,應用是比不可少的,但是受到條件的限制,我只能從別人那裡去檢驗模型是否合理。